[實用新型]一種無輥鏈軸輥承載的自適應小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3393.1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085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林焰;陳明;于雁云;王運龍;李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G7/04 | 分類號: | B65G7/04 |
| 代理公司: | 大連星海專利事務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陽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輥鏈軸輥 承載 自適應 小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輥鏈軸輥承載的自適應小車裝置,它是平地造船和大件運輸工程領域的重要裝置,應用在船舶建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以及陸海連接運輸等行業,屬于修造船和海洋工程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平地造船和大尺度結構件運輸工程領域中應用的移位小車,從機構類型上分為滑動摩擦式和滾動摩擦式小車。滑動摩擦式小車只能在平面滑道上移動,滾動摩擦式小車既可以在軌道上移位,也可以在平面滑道上滾動移動。滑動摩擦式小車工作效率低,摩擦阻力大,需要較大的牽引力;滾動摩擦式小車,摩擦系數小,牽引力或頂推力小,對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有益。
滾動摩擦式小車通常采用輥排形式,分成上下水平層,輥排繞上下水平層循環滾動,輥排之間通過輥鏈連接和限位,這種機構的缺點是:必須用輥鏈來連接輥排,輥鏈不但增加裝置本身制造成本,輥鏈在裝置系統中還是易損壞部件,一旦輥鏈破壞,輥排就不能正常工作,導致小車無法移動;另外,輥鏈對輥排的限位作用,也限制了小車移動方向性,也就是說,如果小車移動偏移了一個小角度,它不能自糾偏地回到正確的方向上來,而會不斷頂靠、擠壓水平滑道兩邊的限位板,從而造成小車和水平滑道限位板變形、損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輥鏈軸輥承載的自適應小車裝置,該小車裝置應具有承載能力大,自適應糾偏移位,機構簡單、造價低廉、操作方便、免維護保養、工作可靠性高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輥鏈軸輥承載的自適應小車裝置,它主要包括車架和軸輥,它還包括一個等腰三角形導軌和由多個軸輥構成的軸輥排,所述車架采用一個上面板、二個端面板和二個側面板連接在一起構成的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內側的二個側面板上,各設置一個位置和形狀互相對應的滑槽,在滑槽中間設有一個長槽,在上面板與二個端面板之間設有限位板;所述等腰三角形導軌通過二個側面板上的長槽設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內,所述軸輥的二端各設有一個輥軸,每個軸輥的二個輥軸分別設置在二個滑槽內,軸輥的外圓柱面與等腰三角形導軌的表面為滾動接觸。
所述等腰三角形導軌采用一個等腰三角形底板和二個等腰三角形斜板連接在一起,等腰三角形底板的外伸端與所述側面板上的長槽相配合。
所述二個滑槽中的一個,在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個便于軸輥裝入滑槽的導入槽口。
所述滑槽的形狀與軸輥外圓柱面在等腰三角形導軌表面滾動時的輥軸的運動軌跡相配合。
上述技術方案采用的輥排不需要輥鏈連接和限位,在軸輥的兩端設有輥軸,形成無輥鏈軸輥的軸輥排承重移位機構,在軸輥排兩側板的內側面上設有滑槽,輥軸在滑槽內限位滾動;這樣就取消了輥鏈,由滑槽對軸輥排進行運動限位。為了方便軸輥在小車裝置中拆裝,在軸輥排側板面滑槽三角形頂部上緣,設置軸輥安裝導入槽口,僅在單側設置導入槽口即可。另外,軸輥排不采用繞上下水平層循環滾動,而是設計成斷面為等腰三角形的軸輥排循環滾動形式,等腰三角形底板與軸輥排承重接觸;軸輥排在滾動過程中,通過軸輥排推擠,軸輥逐個被擠上三角形的上斜面,當軸輥經過三角形上頂點后,隨著重力作用,軸輥排會自動滾下,并形成繞等腰三角形的軸輥排循環滾動方式。這種軸輥排之間,以及輥軸與滑槽之間非緊密限位約束,不但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時也使小車在移位過程中,水平滑道兩邊的限位板作用下,具有不斷調整前進方向的功能,即具有自糾偏滾動、自適應移位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無輥鏈軸輥承載的自適應小車裝置采用一個等腰三角形導軌和由多個軸輥組成的軸輥排,等腰三角形導軌通過二個側面板上的長槽設置在車架內,每個軸輥的端部輥軸分別安裝在二個側面板的滑槽內,每個軸輥的外圓柱面與等腰三角形導軌的表面為滾動接觸。該小車裝置具有承載能力大,自適應糾偏移位,機構簡單、造價低廉、操作方便、免維護保養、工作可靠性高等特點。它的應用將進一步推進造船模式的現代化進程、提升建造工藝技術水平、提高船舶與海洋裝備制造能力、縮短生產周期,并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無輥鏈軸輥承載的自適應小車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2中的C-C剖視圖。
圖4是圖1中的D-D剖視圖。
圖5是圖3中的E-E剖視圖。
圖6是圖4中的F-F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33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速制取錳鈷鎳氧多晶厚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戶設備的測量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