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式U迫碼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0526.1 | 申請日: | 201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692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陸亦飛;袁靜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財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02 | 分類號: | F16L3/02;F16L3/223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 33206 | 代理人: | 張建青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迫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工套管安裝固定件,是一種應用于暗埋或明裝時起到固定強化作用的組合式U迫碼。
背景技術
隨著家用電器的日益發展,在裝修過程中對線管的安裝要求也逐漸增多,錯綜復雜的線管要有規律、整齊的排列,不僅僅需要安裝工人的技術、經驗,同時也需要配件(U迫碼)的固定。目前市場上的U迫碼已經甚多,如圖1所示,但該產品存在如下不足:無法做到不同規格的U迫碼隨意組合,且在安裝過程中,相鄰線管不能做到間距統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不同規格線管可隨意互配且能使相鄰線管保持統一間距的組合式U迫碼。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組合式U迫碼,包括本體、本體中部形成的管卡槽和設在本體下部且與管卡槽相通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兩側壁各形成兩個呈上下排列的上、下凸柱,位于同一側壁上的上、下凸柱之間形成一互配槽,位于本體左側壁上的上凸柱形狀及高度與位于本體右側壁上的互配槽形狀和高度一致,位于本體右側壁上的下凸柱形狀及高度與位于本體左側壁上的互配槽形狀和高度一致。本實用新型本體的左、右側壁上的結構可以對調。管卡槽用于定位線管,根據線管的規格來選擇管卡槽的尺寸。固定孔用于方便螺釘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墻壁或其他固定物上。當本實用新型的二個組合式U迫碼進行并排組合時,左組合式U迫碼的右側壁的下凸柱嵌入右組合式U迫碼的左側壁上的互配槽中,右組合式U迫碼的左側壁的上凸柱嵌入左組合式U迫碼的右側壁上的互配槽中。相鄰線管保持了統一間距,該間距為凸柱的長度或互配槽的深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互配槽為燕尾槽,能將相鄰的兩組合式U迫碼結合后牢固定位。
作為優選,所述的管卡槽呈弧形,其弧度在270-360度之間,該弧度能對線管進行有
效的定位,防止線管脫開。
本實用新型在線管安裝過程中使其布局整齊,不同規格的線管之間保持統一間距,使施工中對線管的固定起到更好的保障;本實用新型安裝方便,固定牢固。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U迫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剖面圖。
圖4為多個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3所示的組合式U迫碼,本體1的中部形成管卡槽2,本體的下部開有與管卡槽2相通的固定孔3,本體1的左側壁形成兩個呈上下排列的上、下凸柱4、5,本體1的右側壁形成兩個呈上下排列的上、下凸柱6、7。位于同一側壁上的上、下凸柱之間形成一互配槽,位于本體左側壁上的上凸柱4形狀及高度與位于本體右側壁上的互配槽9形狀和高度一致,位于本體右側壁上的下凸柱7形狀及高度與位于本體左側壁上的互配槽8形狀和高度一致。所述的互配槽為燕尾槽。管卡槽2呈弧形,其弧度在270-360度之間。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確認線管走向,標記U迫碼的位置,直線處U迫碼間距不大于1500㎜,在轉彎處與轉點距離不可大于200㎜。根據管卡標記位置打孔,在孔內放置固定管材用的材料(如膨脹螺絲、木棒);其次根據線管規格將U迫碼通過燕尾槽互配(如圖4);然后用鐵釘通過U迫碼的固定孔將組合式的U迫碼與孔內固定;最后將線管卡入U迫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財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財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05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