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粉煤燒嘴旋流霧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93982.0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71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于曉亮;陳杰;劉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航天遠征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02 | 分類號: | F23D1/02;F23D1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 地址: | 710100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粉煤 燒嘴旋流 霧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氣化技術中粉煤燒嘴,具體涉及粉煤介質在燒嘴內的旋轉霧化裝置。
背景技術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通過一系列裝置及化學工藝流程,使煤炭中的有效成分轉化為氣體、液體或固體燃料以及相關化學品的過程。煤的氣化是煤化工行業的關鍵技術之一,而粉煤燒嘴是煤氣化技術的核心。
煤化工中的粉煤燒嘴燃燒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將煤加工成粉狀,伴隨一定比例的“流化”氣體(如CO2或N2等),經粉煤燒嘴以一定速度和方向噴人燃燒室(爐膛)進行燃燒,是氣、固兩相介質。其二是將粉狀煤中加入油或水等,混合攪拌均勻形成乳狀煤漿,具有流動性,經粉煤燒嘴噴入燃燒室(爐膛)進行燃燒,是液、固兩相介質。因此粉煤的燃燒相對于氣、油等單一介質燃燒而言,粉煤燃燒機理復雜。
粉煤燒嘴的使用性能直接影響了煤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而燒嘴的煤粉介質的霧化結構直接決定了粉煤的燃燒效率,即粉煤燒嘴的經濟性。因此企業們都對粉煤燃燒的霧化結構進行了探索研究。
就燒嘴本身而言,影響粉煤燒嘴使用性能的因素有:粉煤的霧化效果,噴射角度,粉煤與氧氣的混合形式和流速等。而粉煤的霧化效果是關系到粉煤燃燒效率的核心因素,直接決定了燒嘴的經濟效益。目前絕大部分粉煤燒嘴的霧化形式均為直流撞擊式,即粉煤伴隨著“流化”氣體或油、水等乳化劑以直流流動形式從燒嘴噴出,氧氣(氧化劑)或其它高速介質以一定角度B撞擊粉煤等介質,將煤粉等介質“打散”,形成細小的霧化粉末,直流撞擊式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直流撞擊式具有霧化效果好,加工制造簡單等優點,因此廣泛在燒嘴(燃燒器)領域里應用,但近些年隨著各類煤化工工藝的不斷涌現,直流撞擊式粉煤燒嘴已經不能滿足多種工藝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粉煤燒嘴旋流霧化裝置,霧化效果好,加工制造簡單,能夠滿足多種煤化工行業工藝需求。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粉煤燒嘴旋流霧化裝置,其特征是在燒嘴體氧氣管外側和煤粉管內側之間分布有螺旋式隔板,螺旋式隔板與燒嘴體中心線夾角A在10°~80°之間,氧氣管在出口處設有弧形凸臺。
在煤粉管外側還設有另一個氧氣管。
其中螺旋式隔板的制造材料選用抗沖刷磨損較好的鈷基合金材質。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螺旋式隔板與燒嘴體中心線夾角A在10°~80°之間,以保證粉煤通道內介質能夠沿著螺旋式隔板以A角度噴出燒嘴口。
2、原直流撞擊式燒嘴內介質只能沿X、Y軸方向噴出燒嘴口,本發明燒嘴內介質可以沿X、Y、Z軸方向噴出燒嘴口。這樣能夠將粉煤或油等介質旋轉成更為細小的霧化顆粒,進而改善燒嘴的霧化效果,提高燒嘴的燃燒效率。
3、隔板的制造材料選用抗粉煤或油等介質沖刷磨損較好的鈷基合金,如GH188或者UMCo50。從而保證旋流霧化裝置能夠長時間、穩定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直流撞擊式結構簡圖。
圖2-1是旋流霧化裝置結構簡圖之一。
圖2-2是旋流霧化裝置結構簡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新型粉煤燒嘴旋流霧化裝置,有兩種實施方式,第一種方式如圖2-1所示,螺旋式隔板3分布在氧氣管1外側和煤粉管2內側之間,這樣就在粉煤通道內形成若干個旋流結構,使粉煤或油等介質沿著螺旋式隔板3所限定的空間通道,以A角度旋轉流動。A角度是螺旋式隔板3與燒嘴體中心線形成的夾角,在10°~80°之間。同時氧氣管1在出口處設有弧形凸臺,使得出口處粉煤通道收縮變小,以增大粉煤或油等介質噴出燒嘴體后的速度,以便介質能夠更有力的與氧氣(氧化劑)等撞擊,均勻混合,形成穩定均勻的流場。
另一種方式如圖2-2所示,在第一種方式的基礎上又在煤粉管2外側設有新的氧氣管1,這樣氧氣通道就有兩個,在粉煤通道的內外各一個,這樣氧氣和粉煤就能夠更加充分的與粉煤或油等介質混合,增強氧化劑與燃料的混合效果,從而提高燃燒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航天遠征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航天遠征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39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