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鋁基復合金屬氧化物的除氟吸附材料的絡合-凝聚-吸附去除水中氟化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9752.7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4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曲久輝;劉銳平;劉會娟;蘭華春;鞏文信;何贊;鞠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復合 金屬 氧化物 吸附 材料 絡合 凝聚 去除 水中 氟化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用水的處理方法,特別涉及基于鋁基復合金屬氧化物的除氟吸附材料的絡合-凝聚-吸附去除飲用水中氟化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飲用水中氟化物的污染是我國許多地區均面臨的問題。飲用水除氟技術主要包括活性氧化鋁吸附、電滲析、骨炭吸附過濾、離子交換樹脂床過濾、鋁鹽混凝法、石灰-磷酸鹽共沉淀法和膜過濾等。各種技術方法有不同的優缺點與使用條件,并在運行成本、使用簡便性、長期運行可靠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別。對于運行管理水平較低、供水規模較小的農村地區,吸附法以其無需復雜加藥過程、運行管理簡單易行等優勢而易于推廣應用。但是,吸附法主要通過吸附劑表面的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或離子交換等作用去除水中氟化物,由于可利用的表面吸附位點非常有限,因此對于高氟水往往吸附周期很短,需要頻繁再生,若要延長吸附周期則需要延長空床停留時間(EBCT),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資成本。
研究發現,絡合態氟較游離態氟更容易吸附在顆粒物表面,如果將游離態氟轉化為絡合態氟,可以大幅降低其去除的難度,從而大幅提高鋁基復合氧化物除氟吸附材料的吸附除氟效果。天然水體中的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以游離態氟(F-)的形式存在,隨著水介質性質及化學組成的變化,其賦存形態的配比關系也可能發生變化。在中性或偏堿性(pH7~8)的淺層地下水中,氟的存在形式只有10種,即F-、BF(OH)3-、HFaq、CaF+、MgF+、MnF+、AlF2+、AlF2+、AlF3和AlF4-,其中以F-、MgF+、CaF+三種形式為主。一般F-占FT(總氟濃度)的79%~96%,其次為MgF+和CaF+,分別為FT的3.1%~19.2%和0.3%~3.0%。如果在飲用水處理過程中將水中游離態氟轉化為絡合態氟,則可以有效降低其去除難度,提高除氟效率;而在適當的pH值范圍內可通過投加鋁鹽實現游離態氟向絡合態氟的轉化,且可通過控制鋁鹽形態、pH值以及鋁鹽投量等方便有效地控制氟與鋁的絡合過程。
與游離態氟一樣,絡合態氟仍屬于溶解態氟,即仍可穿透濾池、濾膜(微濾膜、超濾膜)等過濾介質并最終進入飲用水管網和用戶。將溶解態氟轉化為顆粒態氟,再利用固液分離單元將其去除,這是飲用水除氟的重要技術策略;而凝聚、吸附等過程可以有效地實現溶解態氟向顆粒態氟的轉化,進而實現氟的去除。凝聚混凝除氟與絡合態氟生成在反應水質條件、水力條件等上存在明顯區別。傳統的混凝除氟過程未考慮二者在反應條件的區別,未將體系水質化學條件調節至合理的范圍,而主要通過投加鋁鹽等混凝劑實現氟的去除。因此,在混凝除氟過程中盡管可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鋁氟絡合反應,但絡合態氟生成比例仍較低且未有效控制,從而除氟效果仍欠理想。進一步地,絡合態氟除了通過凝聚過程轉化為顆粒態氟,其本身也可能直接吸附在固相顆粒物表面得以去除。設計構建合適的、具有豐富比表面積的吸附界面,則有可能在上述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除氟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97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