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密集固體核徑跡的粘連分離算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84294.8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5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勇;巫玲;王利;陳念年;張勁峰;楊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00 | 分類號: | G06T5/00;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集 固體 徑跡 粘連 分離 算法 | ||
1.一種密集固體核徑跡的粘連分離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圖像對比度增強:對整幅圖像歸一化并擴展到0-255范圍,在不引入噪聲的情況下,增強淺灰色小徑跡與背景的灰度對比度;
(2)擴展極大值分割:
增強圖像的對比度后,采用擴展極大值分割法對圖像進行測地重建,對重建結果圖進行H極大值變換,對變換結果進行區域極大值變換,再二值化徑跡圖像,獲取初始的徑跡連通區域;并結合形狀因子和面積的閾值,去除非徑跡雜質;
(3)面積比例粘連分離:
對于分割結果圖像內部中心有孔洞的初始徑跡連通區域,采用形態學方法迭代膨脹初始連通區域的每一孔洞,當孔洞與其對應的原始徑跡基本重合時,停止膨脹,對孔洞輪廓進行橢圓擬合,此時孔洞的輪廓即可作為原始徑跡的輪廓;對每個孔洞進行同樣處理,即可得到粘連徑跡中單個徑跡的輪廓,從而分離粘連徑跡;
(4)特殊粘連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連分離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連分離算法具體步驟為:①先降低整幅固體核徑跡圖像F1的灰度,得到圖像F2,將F2歸一化到0-1范圍內,再乘以255,得到圖像F3;
②對增強圖像F3采用擴展極大值分割算法將圖像二值化,獲取初始的徑跡連通區域輪廓,計算連通區域的形狀因子PE,如式(1);
PE=4πA/C2(1)
其中,A是輪廓所在連通域的面積,C是輪廓所在連通域的周長;
③為形狀因子PE和面積A分別設置閾值T1和T2,若PE大于T1且A大于T2,則連通區域為徑跡,否則,連通區域為非徑跡的雜質,去除非徑跡的雜質,得到分割圖像F4;
④對分割圖像F4內部具有孔洞的每個初始連通區域Oi,填充孔洞得到填充圖,提取其中一個孔洞Hi得到孔洞圖;
⑤計算孔洞的面積Area(Hi),對孔洞圖與填充圖求交集,計算交集的面積Area(Hi∩Oi);
⑥判斷孔洞與交集的面積之比Area(Hi)/?Area(Hi∩Oi)是否大于1,若不大于1,則孔洞比其對應的徑跡小,對孔洞進行一次膨脹,返回⑤;否則,膨脹結束,提取孔洞輪廓,對輪廓進行橢圓擬合,即得到單個徑跡的輪廓;
⑦采用④-⑥的順序對分割圖像F4內部具有孔洞的所有初始連通區域進行處理,即可得到所有圖像內部具有孔洞的徑跡的輪廓;
⑧對于圖像邊緣處的初始徑跡連通區域,提取其初始徑跡連通區域后,補充不完整孔洞缺口,以邊緣為對稱軸,對連通區域進行對稱貼補,填充貼補后徑跡目標的真實孔洞;
⑨對對稱貼補并填充孔洞后的圖進行城市街區距離變換,以孔洞核心處的距離值為形態學結構元素的大小,膨脹孔洞,提取孔洞輪廓并進行橢圓擬合,即可得到單個徑跡的輪廓,從而分離粘連徑跡;
⑩對圖像內部的單個無孔洞徑跡,用3*3的模板對其輪廓進行高斯平滑處理,然后將平滑后的結果作為單個徑跡的輪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429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干衣機的附件
- 下一篇:一種定位方法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