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電轉換裝置及光纖耦合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82301.0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1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奕村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3 | 分類號: | G02B6/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電 轉換 裝置 光纖 耦合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電轉換裝置及一種具有該光電轉換裝置的光纖耦合連接器。
背景技術
光纖耦合連接器通常包括光電轉換裝置及多個光纖。其中,該光電轉換裝置包括發光模塊、收光模塊以及光耦合透鏡。該多個光纖與該發光模塊及該收光模塊一一對應,且每個光纖均包括光纖芯及包覆光纖芯的包覆層。該光耦合透鏡是在該發光模塊與該光纖之間進行光學耦合或者該光纖與該收光模塊之間進行光學耦合時將光束反射并改變90度。具體地,來自該發光模塊的光束以平行光的形態被該光耦合透鏡導引至對應的光纖的光纖芯中,從光纖的光纖芯中出來的光束以平行光的形態被該光耦合透鏡導引至對應的收光模塊中。
然而,由于光纖的光纖芯的直徑很小(多模光纖的光纖芯的直徑約為50μm-100μm,單模光纖的光纖芯的直徑約為9μm),一旦從發光模塊中發出的光束的截面較大,則從該光耦合透鏡出來的光束的截面亦較大,甚至該光束的截面的直徑大于對應的光纖的光纖芯的直徑,如此容易造成從該光耦合透鏡出來的光束無法完全進入對應的光纖中,從而降低了發光模塊與對應光纖之間的光耦合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光電轉換裝置及一種具有該光電裝換裝置的光纖耦合連接器,其能夠提高發光模塊與對應光纖之間的光耦合效率。
一種光電轉換裝置,其包括電路板、發光模塊、收光模塊、光耦合透鏡以及透鏡條。該發光模塊及該收光模塊相互間隔地固設于該電路板上。該光耦合透鏡包括第一光學面、與該第一光學面垂直的第二光學面、與該第一光學面及該第二光學面均傾斜的反射面以及多個第一會聚透鏡。該多個第一會聚透鏡設置于該第二光學面上且與該發光模塊及該收光模塊對應。該光耦合透鏡位于該電路板上方且使該第一光學面與該發光模塊及該收光模塊間隔相對。該反射面用于將從該第一光學面進入的平行光束反射至對應的第一會聚透鏡及將經該多個第一會聚透鏡后的平行光束反射至該第一光學面。該透鏡條包括透光本體部及多個第二會聚透鏡。該本體部包括平行相背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該下表面開設有收容槽。該多個第二會聚透鏡設置于該上表面上。該透鏡條固設于該電路板上。該發光模塊及該收光模塊均收容于該收容槽內并與該多個第二會聚透鏡分別對準。該透鏡條用于將該發光裝置發出的光線轉換為平行光束并引導至該光耦合透鏡中及將從該光耦合透鏡出射的平行光束會聚至對應的收光模塊中。
一種光纖耦合連接器,其包括多個光纖以及如上所述的光電轉換裝置。每根光纖均包括光纖芯及包覆該光纖芯的包覆層。該多個光纖芯與該多個第一會聚透鏡一一對準。
相較于現有技術,該光纖耦合連接器及該光電轉換裝置利用該透鏡條的本體部將從該發光模塊發出的光束內收,再利用該透鏡條的第二會聚透鏡將內收光束轉換成平行光束進入光耦合透鏡。由此,設置本體部時進入光耦合透鏡的平行光束的截面較沒有設置本體部時進入光耦合透鏡的平行光束的截面要小,相應地,設置本體部時從光耦合透鏡出來的光束的截面較沒有設置本體部時光耦合透鏡出來的光束要小,因此,設置本體部時從光耦合透鏡出來的光束容易完全進入對應的光纖芯中,從而提高了發光模塊與對應光纖之間的光耦合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光纖耦合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光纖耦合連接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光纖耦合連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光纖耦合連接器沿IV-IV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圖4中V處放大后的光路示意圖。
圖6是圖1中的光纖耦合連接器沿VI-VI線的部分剖面放大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23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