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懸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1632.2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9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何太平;劉寶乾;胡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大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懸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重型汽車發動機附件領域,具體是一種發動機懸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重型汽車還普遍都采用斯太爾重型汽車發動機懸置,由于斯太爾重型汽車發動機懸置屬于上個世紀中期的產品,被引進到國內后又沒有經過技術改進,結構老化,與國內的載貨情況、路況、裝載使用要求差異很大。目前國內重型汽車裝用斯太爾發動機懸置的隔振率只能達到45%左右,不能滿足目前國內重型汽車的使用要求(要求為>70%),在整車運行、整車行駛中,不同的轉速區域均出現共振(怠速、高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共振),整車振動、噪聲很大、使整車的電器系統、傳動部件系統零部件出現早期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重型汽車發動機懸置隔振率低的問題,提供設計研發了一種發動機懸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發動機懸置,包括前懸置和后懸置,所述的前懸置包括前懸置左支架總成、前懸置橡膠支撐總成和前懸置右支架總成,所述的后懸置包括后懸置左支架總成、后懸置橡膠支撐總成和后懸置右支架總成;
所述的前懸置左支架總成包括帶有安裝孔的主板、固連于主板兩側且與主板相垂直的兩個邊板、連接板,兩個邊板通過連接板固接在一起,該連接板上開有裝配孔,裝配孔內固套有環形的前支承座;
所述的前懸置橡膠支撐總成包括縱向開有通孔的前減震橡膠塊、前上蓋板、前下蓋板、前定位螺栓以及螺紋配合于前定位螺栓上的前定位螺母,所述的前減震橡膠塊中部橫向周身上開有與前支承座內圓緊密配合的前環形槽,前減震橡膠塊卡設于前支承座內圓,且前環形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止位于前支承座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前上蓋板包括圓管形的本體以及向外延伸設于本體軸向一端的蓋體,蓋體的外緣向本體軸向另一端彎折,所述的前下蓋板是由帶有中心孔的第二蓋體構成的,所述的前上蓋板的本體嵌于前減震橡膠塊的通孔內;
所述的前懸置右支架總成包括由橫板(參考附圖1中橫向方向)和沿橫板一側垂直一體延伸的縱板構成的彎折板,所述的橫板上開有第二裝配孔,縱板上開有第二安裝孔;
所述的彎折板的橫板搭設于前上蓋板的蓋體上端,且前定位螺栓由上向下依次穿過橫板的第二裝配孔、前上蓋板的本體內圓、以及前下蓋板的第二蓋體的中心孔,與前定位螺母螺紋配合,前下蓋板的第二蓋體外緣與前上蓋板的蓋體外緣相對朝上,彎折板的縱板朝下;
????所述的后懸置左支架總成包括帶有第三安裝孔的第二主板、固連于第二主板兩側且與第二主板相垂直的兩個第二邊板、第二連接板,兩個第二邊板通過第二連接板固接在一起,該第二連接板上開有第三裝配孔,第三裝配孔內固套有環形的后支承座;
所述的后懸置橡膠支撐總成包括縱向開有通孔的后減震橡膠塊、后上壓板、后下壓板、后定位螺栓以及螺紋配合于后定位螺栓上的后定位螺母,所述的后減震橡膠塊中部橫向周身上開有與后支承座內圓緊密配合的后環形槽,后減震橡膠塊卡設于后支承座內圓,且后環形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止位于后支承座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后上壓板包括圓管形的第二本體以及向外延伸設于第二本體軸向一端的徑向凸緣,所述的后下壓板是由帶有中心孔的板體構成的,所述的后上壓板的第二本體嵌于后減震橡膠塊的通孔內;
????所述的后懸置右支架總成包括第二縱板以及垂直固定于第二縱板上的第二橫板,所述的第二縱板上開有第四安裝孔,第二橫板上開有第四裝配孔;
所述的第二橫板搭設于后上壓板的徑向凸緣上端,且后定位螺栓由上向下依次穿過第二橫板的第四裝配孔、后上壓板的第二本體內圓、以及后下壓板的板體的中心孔,與后定位螺母螺紋配合。
具體使用時,前懸置左支架總成通過主板上的安裝孔固定于車身上,后懸置左支架總成通過第二主板上的第三安裝孔固定于車身上,發動機的一端通過縱板上的第二安裝孔固定于前懸置右支架總成上,發動機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縱板上的第四安裝孔固定于后懸置右支架總成上。
在整車運行、使用中,出現振動,主板將振動前減震橡膠塊上,第二主板將振動傳遞到后減震橡膠塊上,減震橡膠塊和后減震橡膠塊降低了振動幅度,提高了隔振率,減小了整車的振動,提高了汽車操縱的舒適性。
本發明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結構新穎、構思巧妙,滿足汽車運行360°多方向的慣性沖擊扭振要求,彌補了原有斯太爾發動機懸置只能上下前后承受扭振的狀態,本發明所述的發動機懸置受載合理,隔振率滿足目前現在國內重型汽車的使用要求,減小了整車的振動,提高了汽車操縱的舒適性,降低了駕駛員的疲勞強度,增大了汽車零部件的可靠性,減少零部件的早期損壞,減少了汽車的維護費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大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大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16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