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路串行接口協議切換轉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9919.1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8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何立軍;吳超;高毅;蔣欣;石海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陳廣民 |
| 地址: | 71006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串行 接口 協議 切換 轉發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路串行接口協議切換轉發方法,用于將收到的多路串行接口協議數據通過一路串行接口進行轉發。
背景技術
RS422串行接口是一種廣泛用于系統間或系統內模塊間數據交換的接口,在傳統的嵌入式系統設計中,當一個設備有N個接收串行接口,需要從外部接收N路串行接口數據并且將這N路的數據全部轉發出去就需要定義同樣數量的轉發接口,這樣實現方法簡單,但是對軟硬件資源造成了浪費。所以在本方法中,將所有轉發串行接口合并為一個,在模塊內進行接收端數據處理,進行切換轉發將多路數據通過一路串行接口發送出去。
在某項目應用中,通用IO模塊有兩路串行接收接口和一路串行發送接口,用來從外部兩路串行設備GPS和INS接收協議數據,并且需要將兩路數據通過一路串行接口轉發給通用處理模塊。系統要求INS數據需要實時進行傳遞,外設發送周期為40ms,數據幀長為86bytes;GPS數據在接收到時可稍微延遲發送,外設發送GPS周期為1S,數據幀長為78bytes。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路串行接口協議切換轉發方法,實現了通過一路串行接口同時轉發從GPS設備接收到的GPS數據和INS設備接收到的INS協議數據,并且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實時性。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實現。
多路串行接口協議切換轉發方法,包括從串行接口接收INS數據和GPS數據的流程,以及通過一路串行接口進行INS數據和GPS數據的發送流程;具體按照以下步驟:
(1)通用IO模塊收到INS數據的同時即通過硬件邏輯將INS數據經串行接口轉發至通用處理模塊,當收到一包完整INS數據時軟件置INS數據包完整標志=GPS數據包完整標志;
(2)當收到一包完整GPS數據時,軟件置GPS數據包完整標志=1;
(3)GPS數據通過軟件控制轉發,根據數據包完整標志判斷是否收到完整的GPS數據與INS數據,若是,則轉發通道從INS通道切換至GPS通道,實現轉發GPS數據,轉發GPS數據完畢后再切換回INS通道;若否,則繼續判斷。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a.采用軟硬件協同設計,實現了兩路串行數據接收到一路輸出的切換轉發。
b.實現簡單,未增加任何硬件電路,采用可編程邏輯實現發送通道的切換。
c.該切換轉發算法可保證高實時性要求數據的立即轉發;并可擴展至多路串口。
附圖說明
圖1為某項目功能結構圖;
圖2為INS數據接收流程示意圖;
圖3為GPS數據接收流程示意圖;
圖4為GPS數據發送流程。
具體實施方式
以INS數據、GPS數據的發送、接收為例,本發明的多路串行接口協議切換轉發方法,包括以下執行步驟:
a.INS數據通過硬件邏輯實現直接轉發,通用IO模塊收到數據同時將數據通過串行接口轉發至通用處理模塊,當收到一包完整INS數據時置INS數據包完整標志=GPS數據包完整標志,處理流程見圖2;
b.當收到一包完整GPS數據時,置GPS數據包完整標志=1,處理流程見圖3;
c.GPS數據通過軟件控制轉發,每個流程判斷是否收到完整的GPS數據與INS數據,如收到,則切換轉發開關,轉發GPS數據;否則繼續判斷。處理流程見圖4。
采用以上方案,可保證GPS、INS數據實時、完整的發送至通用處理模塊,由條件“INS數據包完整標志=GPS數據包完整標志”和發送GPS數據條件“INS數據包完整標志==1,GPS數據包完整標志==1”可知發送GPS數據時機為在收到GPS完整數據包之后再收到一包完整INS數據時,此時發送GPS數據條件滿足,且剛發送完INS數據,40ms之后才會接收到新的INS數據,發送通道處于空閑,切換至GPS通道,發送GPS數據,根據串口設置,波特率為1Mbps,發送78字節需要時間為0.78ms,所以不會耽誤INS數據接收,方案可行。由于INS數據實時發送,GPS最壞的情況為收到GPS數據40ms之后收到完整的INS數據,即GPS數據發送最大延遲為40ms,滿足系統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99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前輪液壓盤式制動器總成
- 下一篇:一種新型三輪摩托車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