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決策層融合的橋梁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8412.4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06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梅;馬健喆;孫靜;臧淼;胥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決策層 融合 橋梁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決策層融合的橋梁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讀入多光譜圖像、全色圖像及SAR圖像,將多光譜圖像由RGB空間轉換到HSV空間,得到H、S、V三個分量;
步驟2,分別對H、S、V三個分量進行膨脹、腐蝕預處理;
步驟3,分別對已完成步驟2的預處理后的H、S、V三個分量進行閾值分割;
步驟4,用8鄰域搜索針對已完成步驟3的閾值分割的三個分量去掉小面積干擾區域,得到水陸分割結果;
步驟5,對水域進行膨脹、腐蝕處理,得到潛在橋梁區域;
步驟6,在全色圖像中提取潛在橋梁區域的紋理特征,確定閾值,識別橋梁得到橋梁識別的結果一;
步驟7,在SAR圖像中提取潛在橋梁區域的區域均值比特征,確定閾值,識別橋梁得到橋梁識別的結果二;
步驟8,將步驟6中的橋梁識別的結果一和步驟7中的橋梁識別的結果二進行決策層融合,得到橋梁識別結果,即利用全色、SAR圖像橋梁識別結果為真的或關系給出最后橋梁識別結果為真的識別結果,利用全色和SAR圖像識別結果為假的與關系給出最后橋梁識別結果為假的識別結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決策層融合的橋梁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由RGB空間轉換到HSV空間的公式為:
S=(MAX-MIN)/MAX??????;
V=MAX?????;
MAX=max(R,G,B)
MIN=min(R,G,B)???;
其中MAX和MIN分別為RGB顏色模型中R、G、B三個分量的最大和最小值,R、G、B分別為三個分量的灰度值,H、S、V為得到的HSV顏色模型三個分量的灰度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決策層融合的橋梁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對H、S、V三個分量進行降維處理,然后分別對H、S、V三個分量進行膨脹、腐蝕預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工業大學,未經北方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841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