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中汽凝水余熱利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43354.1 | 申請日: | 2012-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7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棣;張健;李偉;王巖;唐海靜;張全剛;楊如玉;馬森;王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王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3/00 | 分類號: | F24J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維斗 |
| 地址: | 256209 山東省濱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中汽凝水 余熱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汽冷凝水的余熱收集利用裝置,具體是一種生產中汽凝水余熱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許多工業生產中需要使用熱蒸汽進行加熱生產,而在蒸汽使用中均會冷凝出大量的水,這部分水含有大量熱能,但是一般只是由管道回流,使其熱量得不到充分利用。比如,在結晶葡萄糖生產過程中就需要大量的蒸汽,實際生產時在消耗大量蒸汽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汽凝水,這些剛產生的汽凝水中均具有較高的熱焓值?,F有設備只是單純的應用汽凝水而忽略了汽凝水中的熱量,由于汽凝水溫度不均,無法直接利用,因此現有設備只是對汽凝水簡單冷卻降溫,造成熱量損失,同時對資源也造成嚴重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設計了一種生產中汽凝水余熱利用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生產中汽凝水余熱利用裝置,包括汽凝水輸入管,管道上連接有換熱器,換熱器上設有回水管,所述汽凝水輸入管上串聯有混熱器,所述混熱器上設有多個汽凝水進口;所述混熱器設有一個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連接有換熱器。
所述汽凝水進口連接不同溫度的汽凝水輸入管,每條汽凝水輸入管上均設有流量計和電磁控制閥。
為了能調配混熱器內的水溫,所述混熱器上設有冷水進水管。
為了能在汽凝水溫度不足時提高溫度,所述混熱器內設有電加熱裝置,同時混熱器內設有溫度傳感器可隨時監測混熱器內的水溫。
為了提高熱交換效率,簡化裝置,所述換熱器為板式換熱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可通過上述方案得出:由于在換熱器前添加有混熱器,使不同溫度的汽凝水先在混熱器中混合均勻,達到合適的溫度再進入換熱器,使換熱系統更穩定。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效率高、操作靈活性大、應用范圍廣、安裝和清洗方便等特點,符合當前國家對企業節能環保的要求。
由此可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汽凝水輸入管I,2為汽凝水輸入管II,3為汽凝水輸入管II,4為混熱器,5為冷水進水管,6為溫度傳感器,7為回水管,8為,9為,10為。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生產中汽凝水余熱利用裝置,包括混熱器4,混熱器上連接有汽凝水輸入管I?1、汽凝水輸入管II?2、汽凝水輸入管III?3,混熱器4設有一個出水管與換熱器8連接,換熱器上設有回水管7。所述混熱器4上設有冷水進水管5。每條汽凝水輸入管、出水管和冷水管上均設有流量計10和電磁控制閥9。所述混熱器4內設有電加熱裝置1;混熱器4內設有溫度傳感器6。所述換熱器8為板式換熱器。
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王藥業有限公司,未經西王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33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