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托車LED前照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22098.8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7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信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佛達信號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10 | 分類號: | F21S8/10;F21V5/04;F21W101/027;F21W101/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張少君 |
| 地址: | 5108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led 前照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領域,尤其是一種摩托車LED前照燈。
背景技術
LED被譽為第四代光源,其具有壽命長、光效高、無輻射的優點。LED的理論壽命超過10萬個小時,發光效率高達90%,而相同光通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8%,鹵素燈30%,具有顯著的綠色、低碳的優點,在世界范圍內,LED在照明領域已經得到廣泛的引用。
目前汽車、摩托車前照燈主要采用鹵素燈為光源,通過反光碗反射的方式將光反射于車前方。由于鹵素燈光源的孤傲小較LED低、發熱量大、壽命短。以及采用反光碗反射的方式對光的利用率低,故現有的汽車前照燈普遍存在能耗高、照明弱、發熱量大、壽命短的問題,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由于LED的廣泛應用及其所具有的顯著優點,許多人都試圖采用LED作為汽車或摩托車的前照燈光源,但是由于對LED發光單元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存在發光單元的光利用率不高、散熱不好、光衰嚴重的問題,并且無法形成理想的符合標準的近光光斑和遠光光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摩托車LED前照燈,光效好,能夠實現前照燈遠光及近光的功能,并且能夠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摩托車LED前照燈,包括后殼體、前罩體和光源組件;所述光源組件包括遠光光源組件和近光光源組件;所述近光光源組件包括近光LED基板、一個以上的近光反光碗、設于近光反光碗上的近光內透鏡和一個以上的與近光反光碗對應的近光LED,所述近光內透鏡底面設有三塊凸起,分別是位于中間的中間凸起,位于中間凸起兩側的左凸起和右凸起;所述中間凸起表面呈弧面,其曲率半徑為0~110mm,中間凸起的發光角度為-0.9°~0.9°;所述左凸起的其中一面為弧面,另一面為豎直面,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徑為214~517mm,左凸起的發光角度為-1°~-0.9°;所述右凸起的其中一面為弧面,另一面為豎直面,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徑為214~618mm,右凸起的發光角度為0.9°~2.0°。當前照燈需要調整為近光時,利用近光光源組件打出近光即可。一直以來,LED難以應用在摩托車前照燈中主要原因是未能突破近光燈的標準要求,本發明光線通過近光內透鏡后,可得到具有明顯明暗截止線的近光光型,能夠有效的將大角度的光線利用起來,光通量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使燈光的照射距離、寬度明顯增大,同時防止近光照射區域出現盲區。
作為改進,所述近光內透鏡頂部中間位置設有方形的凹陷。
作為改進,所述近光LED與所述近光內透鏡頂面之間的距離為42~45mm。
作為改進,所述近光內透鏡與所述近光反光碗為卡扣連接,使近光內透鏡的拆裝更方便快捷。
作為改進,所述遠光光源組件包括遠光LED基板、一個以上的遠光LED和一個以上與所述遠光LED對應的遠光反光碗。
作為改進,所述后殼體內設有安裝盤,所述安裝盤與所述遠光反光碗為一體化結構;所述安裝盤上設有形狀與近光內透鏡形狀相似的安裝孔,所述近光內透鏡設于所述安裝孔內。
作為改進,所述近光光源組件和遠光光源組件設于散熱器表面上,所述后殼體背面設有穿孔,所述散熱器背面通過所述穿孔露出所述后殼體外。
作為改進,所述散熱器上設有供信號線進入后殼體內的通孔。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光線通過近光內透鏡后,可得到具有明顯明暗截止線的近光光型,能夠有效的將大角度的光線利用起來,光通量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使燈光的照射距離、寬度明顯增大,同時防止近光照射區域出現盲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去掉前罩體的示意圖。
圖3為去掉安裝盤的示意圖。
圖4為安裝盤結構示意圖。
圖5為近光內透鏡三維結構示意圖I。
圖6為近光內透鏡三維結構示意圖II。
圖7為近光內透鏡截面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背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佛達信號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佛達信號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20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