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濃度石油污染鹽堿土壤的根際修復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09903.3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6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震宇;許穎;鄭浩;趙建;李鋒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B09C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濃度 石油 污染 鹽堿 土壤 修復 方法 | ||
1.一種高濃度石油污染鹽堿土壤的根際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土壤與1-4倍體積的作物秸稈混合,調節土壤的碳氮比至10-25,將土壤與輔料翻耕3次,混合均勻后平鋪;
2)調節土壤的含水率至飽和含水率的40-60%;
3)選用常見鹽生植物為修復植物,按照每畝5-15kg播種,株距10-25cm,行距20-50cm,播深1-5cm,在幼苗長至5-7cm高時間苗,苗高10-12cm時按照株距定苗;
4)植物培養期間,每隔3-5天澆水,以保證土壤的含水率為40-60%飽和含水率;
5)植物培養時間至少180天以上時,根際土壤石油烴濃度低于國家農業標準臨界值500mgkg-1,達到修復標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復的土壤為高濃度石油污染的鹽堿土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將土壤與1-4倍體積的玉米秸稈、花生莢和木屑三種輔料相混合后平鋪。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秸稈、花生莢和木屑三種輔料的體積比為1∶1∶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土壤與輔料混合后,土壤碳氮比為10-25∶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輔料與土壤混合均勻后平鋪,使土層厚度為40-60c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鹽生植物的畝播種量為5-15kg,,株距10-25cm,行距20-50cm,播深1-5cm,幼苗長至5-7cm高時間苗,苗高10-12cm時按照株距定苗。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調節土壤含水率至飽和含水率的40-6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選用的植物為常見鹽生植物,且培養時間在180天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099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