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濕熱阻滯型結腸炎的藥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7624.X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56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雷雨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濟博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00;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濕熱 阻滯 結腸炎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領域,具體是一種治療慢性濕熱阻滯型結腸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疾病,其原因可能與細菌感染、原蟲及寄生蟲感染、腸道自身疾病、過敏、自身免疫反應或精神、神經因素等有關。主要癥狀多以腹痛、腹瀉、大便帶有粘液或膿血為主要癥狀,病程漫長,病情輕重不一,常反復發作,亦可伴有關節炎、眼部病變、皮膚黏膜病變等腸外疾病。
本病屬中醫學“腸辟”、“休息痢”、“腹痛”、“泄瀉”范疇。由于脾胃素虛,又為飲食,七情所傷、肝犯脾胃,腸失傳導而發病。臨床可分為脾胃虛弱、脾腎陽虛、肝郁氣滯、濕熱內滯、氣滯血淤等。
目前治療慢性結腸炎的手段為:西醫多以糖皮質激素類、免疫抑制劑、抗菌藥物等,療效不理想,復發率高,或用激素類、抗生素類,而用激素類副作用大,復發率高,用抗生素又破壞腸道菌群;而中成藥對慢性結腸炎分型不十分明確,所以療效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濕熱阻滯型結腸炎的藥物。
本發明治療慢性濕熱阻滯型結腸炎的藥物由下列重量的配方組成:蒼術15g、厚補15g、陳皮10g、茯苓30g、白術15g、薏仁15g、白頭翁15g、黃連5g、煨木香10g、黃芩10g、焦山楂10g、葛根10g、烏賊骨10g。
制備方法:將上述藥材浸泡3小時后水煎三次,每次水煎30分鐘過濾,真空脫水干燥,制備成片劑。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當于原藥材的30g水煎劑,每日三次。
本發明藥物能治療慢性濕熱阻滯型結腸炎的病癥,具有清熱利濕,理氣化淤的功效。針對性強,效果好,療效確切。
臨床治療記錄:治療32例,痊愈31例,無效1例,治療率97%。
典型病例:楊桂珍,女,52歲,腹痛腹瀉3年多,每日大便3-4次,曾用中西藥物久治不愈,消瘦,面黃無光,大便稀薄混有粘液和濃血,舌質暗,苔膩,脈緩滑。服用本發明的一種治療慢性濕熱阻滯型結腸炎的藥物,14天痊愈。
具體實施方式:它由下列重量的配方組成:蒼術15g、厚補15g、陳皮10g、茯苓30g、白術15g、薏仁15g、白頭翁15g、黃連5g、煨木香10g、黃芩10g、焦山楂10g、葛根10g、烏賊骨10g。
制備方法:將上述藥材浸泡3小時后水煎三次,每次水煎30分鐘過濾,真空脫水干燥,制備成片劑。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當于原藥材的30g水煎劑,每日三次。
診斷標準:長期腹瀉,大便代黏液或帶膿血,腹痛,墜脹或里急后重,脘腹悶脹納少,乏力,面黃肌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濟博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濟博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76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埋地閥門內置減力操作指示裝置
- 下一篇:鋼管混凝土栓接式止回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