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級電容器用活性炭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92049.4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1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凡;王濤;李春偉;金鳳;遲徐;蔣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市道特化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1/10 | 分類號: | C01B31/10;C01B3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021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級 電容 器用 活性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制備活性炭的方法。具體指一種應用于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活性炭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以瀝青為原料,利用催化劑采用一步連續法得到高電化性能的活性炭。
背景技術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介于普通電容器與電池之間的綠色新型儲能元件,兼功率密度大和能量密度高的優點,并且充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對環境無污染,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產品的備用電源及混合動力汽車的輔助電源。開發出性能優異的超級電容器,從材料角度來講,關鍵是適合超級電容器應用的,同時具有較高比容量的電極材料的研制。近年來,炭材料因其來源豐富、成本低廉、有發達的孔結構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及具有良好的充放電穩定性,已經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首選。而且,多孔碳材料是目前唯一已經工業化的電極材料。在多孔碳材料中,石墨碳因其良好的晶體構架,高的導電性能,好的熱穩定性和低溫下的高抗氧化能力而相比無定形碳更適合用作電極。在用于電極的石墨碳中,介孔相比微孔對電容器的電容量貢獻較大。而中間相瀝青,正是制備較大介孔率的多孔石墨碳的最佳前驅體。
瀝青基活性炭的制備普遍可以劃分為這樣三個階段:中間態化、碳化和化學活化過程。瀝青或重質焦油首先經過高溫活化得到中間相瀝青。中間相瀝青再經化學法或物理法進行活化處理,最終得到瀝青基活性炭。活化過程中,首先除去非組織碳中間物,然后是處于石墨微晶活性位的碳與活化劑反應,最后石墨微晶經過刻蝕、嵌補而獲得理想的空間結構。中間態化是瀝青能夠進行中間相轉化的階段,是制備目標碳材料的基礎。中間相瀝青轉化過程是制備高電化學性能活性炭的關鍵,控制和優化瀝青的轉化是中間相態瀝青向活性炭轉化的關鍵過程。該過程被大量應用,但存在流程長,中間步驟較多,周期較長的缺點。本發明克服以上缺點,采用一步連續法,通過使用催化劑,將中間相瀝青與瀝青基活性炭的制備在一個反應釜內同時完成,采用物理活化和化學活化耦合的方式,得到高電化性能的活性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應用于制作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活性炭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瀝青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通過一步連續法制備超級電容器用活性炭的方法。該方法在一個反應容器中進行,其步驟為:
在一個反應容器中加入瀝青和催化劑,向其中通入適量水蒸氣,蒸汽壓力為0.2-0.5MPa,控制反應溫度為350-550℃,反應經過0.5-10小時后,向反應容器中加入KOH,其與瀝青的質量比為4:1-10:1,控制反應溫度為650-950℃,經過0.5-10小時后,對生成的產物進行洗滌和干燥,最終獲得成品活性炭。
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劑可以是氟化鋰或溴化鋰。該催化劑在洗滌過程中可以除去。
本發明的活性炭用于制作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介孔率微觀結構和比電容。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有成本低,無中間步驟,流程短,效率高的優點。
?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詳細描述如下:
實施例1
在連續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比為1:0.05的瀝青和氟化鋰催化劑,向其中通入水蒸氣,調節氣壓為0.2MPa,以每分鐘5℃的速率升溫至350℃,在350℃維持10小時后,向反應容器中加入KOH,其與瀝青的質量比為4:1,以每分鐘10℃的速率升溫至650℃,反應經過10小時后,降溫至室溫,然后對生成的產物進行水洗至pH值為7,干燥后獲得成品活性炭C-1。
實施例2
在連續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比為1:0.05的瀝青和氟化鋰催化劑,向其中通入水蒸氣,調節氣壓為0.35MPa,以每分鐘5℃的速率升溫至450℃,在450℃維持5小時后,向反應容器中加入KOH,其與瀝青的質量比為6:1,以每分鐘10℃的速率升溫至800℃,反應經過5小時后,降溫至室溫,然后對生成的產物進行水洗至pH值為7,干燥后獲得成品活性炭C-2。
實施例3
在連續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比為1:0.05的瀝青和溴化鋰催化劑,向其中通入水蒸氣,調節氣壓為0.35MPa,以每分鐘5℃的速率升溫至500℃,在500℃維持2小時后,向反應容器中加入KOH,其與瀝青的質量比為10:1,以每分鐘10℃的速率升溫至900℃,反應經過2小時后,降溫至室溫,然后對生成的產物進行水洗至pH值為7,干燥后獲得成品活性炭C-3。
實施例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市道特化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吉林市道特化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9204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杏鮑菇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地球系統模式的耦合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