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性能測試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82866.1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8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譚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勇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元 除垢劑 除垢 性能 測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性能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除垢劑是一種去除水垢,污垢等多種垢漬的化學制劑,一般由多種組分復配而成。工業用除垢劑主要用于去除換熱設備,鍋爐等內的污垢。
除垢劑常用種類及其特點:
(1)無機聚磷酸鹽。此類是最早使用的除垢劑,國外已限制使用。其分子中有一個或多個重復的P-O-P鍵存在,可分為鏈狀聚磷酸鹽和環狀聚磷酸鹽。無機聚磷酸鹽的缺點是易受潮水解生成正磷酸鹽,在高溫和高pH值下尤甚,與二價陽離子如Ca2+、Mg2+等反應而結垢。
(2)有機磷酸酯。常見的有機磷酸酯有單烷基磷酸酯、雙烷基磷酸酯、焦磷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醚磷酸酯等。有機磷酸酯中P-O-C鍵比磷酸鹽P-O-P鍵強,因此它比磷酸鹽穩定,水解溫度比磷酸鹽高。磷酸酯的許多性質與磷酸鹽類似,使用時用量不宜過高,過高反而易生成垢。磷酸酯易粘附于設備表面,與緩蝕劑等的相容性好,但與油類易發生乳化,所以在油田中使用時需要加入防乳化劑,在溫度超過90℃時會發生象無機聚磷酸鹽那樣的水解現象,其水解產物也能與二價金屬陽離子反應而結垢。硫酸鍶白色結晶性粉末。無氣味。1g溶于約8800ml水、700ml?3%硝酸、800ml?2%鹽酸,微溶于氯化堿溶液、濃酸,不溶于乙醇和稀硫酸。相對密度3.96。熔點1605℃。折光率1.624。
(3)有機多元膦酸。膦酸中的C-P鍵牢固,因此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在高溫、高pH值條件下也難水解,無毒或低毒。例如乙二胺四甲叉磷酸在200℃的高溫及1013kPa下仍能保持其活性;羧基乙叉二膦酸在250℃的高溫下才分解。該類除垢劑效果好,藥劑用量小,并兼具緩蝕作用。已廣泛應用于油田水處理。
(4)氨基多羧酸鹽。氨基多羧酸鹽是一種熱穩定性較好的除垢劑,如EDTA的使用溫度可達到200℃。此類除垢劑主要是通過鰲合作用防垢,因此加入的量多,成本高,所以在大量用水的工業過程中使用受到限制。
EDTA二鈉鹽中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白色結晶性粉末,能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乙醚,其水溶液pH值約為5.3;用作絡合劑,鈣、鎂及其他金屬試劑,金屬掩蔽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是一種重要絡合劑,用于絡合金屬離子和分離金屬。
DTPA常常作為除垢劑使用,其中文名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性狀:白色晶體,溶于熱水和堿溶液,微溶于水,不溶于醇和醚等有機溶劑;熔點230℃(分解),水中溶解度(20℃)5g/L。有刺激性,避免吸入,避免進入眼睛;用途:高效鰲合劑,鰲合性強,應用于腈綸生產中顏色抑制劑,造紙行業,軟水劑,紡織助劑,鰲合滴定劑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性能測試方法,該方法能快速測試出不同配比的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性能,且測試結果準確,測試步驟簡單,大大降低了測試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性能測試方法,包括步驟:(a)首先,選取若干個實驗容器,清洗干燥備用;(b)將DTPA溶液、EDTA二鈉鹽溶液、草酸溶液混合制備三元復配除垢劑;(c)然后,向實驗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鋇垢;(d)分別向實驗容器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三元復配除垢劑溶液,并調節其pH值;(e)將實驗容器分別置于溫度的水浴中加熱:(f)通過實驗結果,分別計算出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率,通過計算結果,分析出最佳的三元復配除垢劑混合比例。
所述實驗容器為燒杯。
所述除垢劑DTPA溶液的濃度為30mg/l。
所述水浴的溫度為100℃。
所述水浴時間為48h。
所述pH值分別調節為7。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測試出不同配比的三元復配除垢劑的除垢性能,且測試結果準確,測試步驟簡單,大大降低了測試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勇,未經譚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28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