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人機交互語義分析方法及交互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82843.0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8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鈺林;王峰;王勇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27 | 分類號: | G06F17/27;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呂靜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人機交互 語義 分析 方法 交互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特別是智能人機交互語義分析方法及交互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技術在消費性電子領域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如何使得消費電子設備更加適應消費者需求、更加智能化的理解并響應用戶需求也成為消費電子智能技術所追求的目標。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較大程度提高了人機交互的水平,而語義分析技術作為理解自然語言的關鍵部分,承載著如何充分分析和理解用戶自然語言輸入語義的重任,因此對于智能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傳統的語義分析在簡單語音輸入的語義分析方面效果較好,對于復雜語音輸入不具備系統化的語義分析能力,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人機交互智能化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傳統的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統不能系統化地進行復雜語義分析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智能人機交互語義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利用語義網絡輔助實現交互。所述語義網絡包括基本概念庫、句型關系模板、常識知識庫以及語義關系庫,所述語義關系庫包括與所述基本概念庫、句型關系模板以及常識知識庫相關的關系以及模糊語義關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用戶輸入的語音信號并將其轉變為可識別文本;對所述可識別文本的內容進行預處理,將所述可識別文本轉變為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并結合所述基本概念庫對所述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進行精確語義匹配,獲取精確語義匹配結果;如果未獲得所述精確語義匹配結果,則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并結合所述句型關系模板以及所述基本概念庫對所述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進行關系語義匹配,獲取關系語義匹配結果;如果未獲得所述關系語義匹配結果,則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中的模糊語義關系進行模糊語義分析并結合所述句型關系模板以及所述基本概念庫,獲得模糊語義匹配結果,或者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并結合所述常識知識庫對所述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進行模糊關系匹配,獲得模糊語義匹配結果;執行所述精確語義匹配結果、所述關系語義匹配結果或所述模糊語義匹配結果中所包含的指令或向用戶返回所述精確語義匹配結果、所述關系語義匹配結果或所述模糊語義匹配結果。
一種智能人機交互語義分析系統,包括:語義網絡、語音輸入及語音識別模塊、自然語言處理模塊、語義分析模塊以及反饋模塊。語義網絡,包括:基本概念庫、句型關系模板、常識知識庫以及語義關系庫,所述語義關系庫包括與所述基本概念庫、句型關系模板以及常識知識庫相關的關系以及模糊語義關系。自然語言處理模塊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語音信號并將其轉變為可識別文本。語義分析模塊,所述語義分析模塊包括第一匹配模塊、第二匹配模塊以及第三匹配模塊。第一匹配模塊用于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并結合所述基本概念庫對所述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進行精確語義匹配,獲取精確語義匹配結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塊未獲得所述精確語義匹配結果,則所述第二匹配模塊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并結合所述句型關系模板以及所述基本概念庫對所述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進行關系語義匹配,獲取關系語義匹配結果。如果所述第二匹配模塊未獲得所述關系語義匹配結果,則所述第三匹配模塊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中的模糊語義關系進行模糊語義分析并結合所述句型關系模板以及所述基本概念庫,獲得模糊語義匹配結果,或者利用所述語義關系庫并結合所述常識知識庫對所述可進行語義分析的內容進行模糊關系匹配,獲得模糊語義匹配結果。反饋模塊用于執行所述精確語義匹配結果、所述關系語義匹配結果或所述模糊語義匹配結果中所包含的指令或向用戶返回所述精確語義匹配結果、所述關系語義匹配結果或所述模糊語義匹配結果。
本發明提供的智能人機交互語義分析方法和系統將用戶輸入內容經過語音識別之后,按照從精確到模糊的順序進行語義分析,具有系統化、高擴展性和高可行性的特點,可以有效地對用戶的自然語言輸入進行分析和推理,尤其支持用戶模糊語言輸入分析,使用戶能夠更自然、方便的與智能設備進行交互,從而提高消費電子設備的智能化程度。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智能人機交互語義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步驟S13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圖3是語義網絡的原理示意圖。
圖4是語義網絡的關聯示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步驟S15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828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交流儀表檢驗裝置檢定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測儀表通用檢定裝置中的自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