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精細邊界層模式的復雜地形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9940.4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0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詠薇;高山;高卓;王志林;黃乾;吳息;黃學良;劉勇;屠黎明;劉青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闕華進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吳鴻維 |
| 地址: | 21004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精細 邊界層 模式 復雜 地形 電場 風速 預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風電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風電場風速預報方法。
背景技術
復雜地形條件下的風電場局地風速由不同尺度的大氣運動波動疊加而成:1由于海陸熱力差異所驅動的時間尺度為數月的季節性季風環流,又稱之為大尺度背景環流;2伴隨冷鋒,暴雨,臺風等天氣過程,時間尺度為數天的中尺度天氣過程環流;3由局地熱力性質差異所驅動的局地環流,例如海陸風,山谷風,城市熱島環流等等,局地環流通常具有明顯的日變化;4由于實際粗糙元例如樹木,建筑物等等對氣流的拖曳,阻擋等等,導致局地風速具有明顯的波動、間歇及風速突變等湍流陣性特征。這些不同尺度的風速波動疊加,形成了風電場局地風速。當風電場所在地形地貌較為復雜時,局地環流及湍流特征對實際風速的影響較大,從而導致了風速預測非常困難。
目前風電廠風速預測多采用統計方法,如持續性算法[1]、卡爾曼濾波法[2]、時間序列法[3]以及組合預測法[4,5]等。統計方法具有系統誤差小的優點,但通常需要大量的、長期的歷史測風資料[6],這就為風電廠風速預測帶來了困難。同時,統計方法的預測時間尺度也往往在1-10h之內,而風力發電并入電網需要風電場至少提供1-2d的提前預報[7]。由此可見,單純的統計預測方法并不能滿足風電廠對風速預測時間長度和預測精度的要求。
基于確立的數學物理定律建立的氣象數值模式,其風速預報方程既包括氣候及天氣尺度的平均量風速的預測,也包括局地影響因子的湍流高頻量的預測。當前中尺度天氣預報模式WRF,RAMS,及ARPS等性能穩定,能夠實現風電場及周邊1公里水平分辨率的預報[8-14]。然而當風電場所在地為海邊及山地等較為復雜的地形地貌時,地形地貌所激發的局地環流及湍流陣性特征更為多變且難以預測。采用分辨率為100米的精細邊界層數值模式能夠更好的預測復雜地形對近地層風速的影響。基于中尺度天氣預報模式1公里分辨率的預報基礎上,采用精細邊界層數值模式進行100米分辨率的風速的動力降尺度預測,是復雜地形條件下風電場風速預測的一種有效辦法。
精細邊界層數值模式曾廣泛的應用于城市氣象環境的研究[15-18]及城市規劃的氣象環境評估領域[19-21],尚未曾用于風電場風速預測領域。
參考文獻:
[1]Alexiadis?M?C,Dokopoulos?P?S,Sahsamanoglou?H?S,et?al.Short-term?forecasting?of?windspeed?and?related?electrical?power.Solar?Energy.1998,63(1):61—68.
[2]盧峰本.卡爾曼濾波在沿海冬半年風力預報中的應用.氣象.1998,24(3):50—53.
[3]冬雷,王麗婕,郝穎,等.基于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的風力發電容量預測.太陽能學報.2011,32(5):617—622.
[4]劉永前,韓爽,楊勇平,等.提前三小時風電機組出力組合預報研究.太陽能學報.2007(08):839—843.
[5]彭懷午,劉方銳,楊曉峰.基于組合預測方法的風電場短期風速預測.太陽能學報.2011,32(4):543—547.
[6]Ernst?B,Oakleaf?B,Ahlstrom?M?L,et?al.Predicting?the?Wind.IEEE?Power?&?EnergyMagazine.2007,5(6):78—89.
[7]Lazar?L,GoranWind?forecasts?for?wind?power?generation?using?the?Eta?model.Renewable?Energy.2010,35(6):1236—1243.
[8]袁春紅,薛桁,楊振斌.近海區域風速數值模擬試驗分析.太陽能學報.2004(06):740—743.
[9]李曉燕,余志.基于MM5的沿海風資源數值模擬方法研究.太陽能學報.2005,26(3):400-408.
[10]穆海振,徐家良,楊永輝.數值模擬在上海海上風能資源評估中的應用.高原氣象.2008,27(S1):196-202.
[11]辛渝,湯劍平,趙逸舟,等.模式不同分辨率對新疆達坂城—小草湖風區地面風場模擬結果的分析.高原氣象.2010(04):884-893.
[12]鄧國衛,高曉清,惠小英,等.酒泉地區風能資源開發優勢度分析.高原氣象.2010,29(6):1634—16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99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