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79849.2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9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正昌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06 | 分類號: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駕駛員 疲勞 駕車 識別 警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產業調整,道路交通運輸作為一種主要的運輸方式,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在市場經濟尚未走向成熟,隨著車輛的增多,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數目驚人。日常行車時我們都會碰到前一天睡眠時間過少,睡眠質量過差;道路條件甚好致使路面情況單一;遇到風沙、雨、霧、雪天氣狀況;長時間、長距離行車;車速過快或過慢;到達目的地有時間限制等等情況,這些都會是誘發您疲勞駕駛的因素,甚至車輛自身或車外噪聲和振動嚴重;座椅調整不當等原因都會造成您疲勞駕駛,當駕駛員出現疲勞駕駛時,會導致換擋不及時不準確,操作動作呆滯,嚴重時會出現短暫睡眠現象,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智能化程度高,對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懸掛設置在汽車駕駛員頭部上方且用于對駕駛員面部進行視頻拍攝的CCD攝像頭、安裝在駕駛員前方的信號處理裝置和安裝在駕駛員座椅上且用于在駕駛員疲勞駕車時發出振動警示信號的振動警示裝置,所述CCD攝像頭的四周均勻布設有多個用于在光線不足時為CCD攝像頭的拍攝提供補光照明的LED照明燈,所述信號處理裝置包括DSP信號處理器模塊和為信號處理裝置中各用電模塊供電的供電電池,以及與DSP信號處理器模塊相接的數據存儲器和第一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所述DSP信號處理器模塊的輸入端接有時鐘模塊和用于對駕駛室內光線強度進行檢測的光亮度傳感器,所述DSP信號處理器模塊的輸出端接有LED驅動電路模塊,所述CCD攝像頭與所述DSP信號處理器模塊的輸入端相接,多個所述LED照明燈均與所述LED驅動電路模塊的輸出端相接;所述振動警示裝置包括振動控制器、與振動控制器相接的振動驅動器和與振動驅動器相接的振動器,以及與振動控制器相接且用于與第一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連接并通信的第二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
上述的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DSP信號處理器模塊為C6000系列的DSP芯片。
上述的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控制器為8位單片機或16位單片機。
上述的汽車駕駛員疲勞駕車識別及警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均為Zigbee無線通信模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的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2、本發明的智能化程度高,DSP信號處理器模塊能夠通過LED照明燈調節駕駛室內燈光,拍攝清晰的駕駛員面部表情,DSP信號處理器根據采集到的駕駛員清晰面部表情能夠準確判定駕駛員的狀態,看駕駛員是否處在疲勞駕車狀態。
3、本發明能夠通過振動警示裝置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對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義。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智能化程度高,對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義。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
1—CCD攝像頭;??????2—LED照明燈;
3—DSP信號處理器模塊;???????????????????4—供電電池;
5—數據存儲器;?????6—第一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
7—時鐘模塊;???????8—光亮度傳感器;????9—LED驅動電路模塊;
10—振動控制器;????11—振動驅動器;?????12—振動器;
13—第二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正昌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正昌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98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適應不同厚度組織的吻(縫)合器的釘倉裝置
- 下一篇:一種病理取材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