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強度夾膠玻璃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63906.8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2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兆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兆進 |
| 主分類號: | C03C27/12 | 分類號: | C03C2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2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 強度 玻璃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高強度夾膠玻璃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夾膠玻璃是高強度復合材料,目前的生產工藝有間隙法和連續法,前者是用高壓釜加熱使玻璃和聚合物黏結在一起;后者則是利用紅外加熱使有機膜融化,經滾壓粘合起來,常規配方的強度主要是靠氫鍵等物理黏結作用,玻璃和聚合物間缺乏共價鍵化學力,不能克服玻璃和高聚物之間應力產生的不均勻性,因此這兩種方法制備的夾膠玻璃黏結強度不高,廢品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高強度夾膠玻璃的制備方法,它不但可以提高夾膠玻璃之間的黏結強度,而且制備的夾膠玻璃成品率高。
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超高強度夾膠玻璃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準備硅偶聯劑和玻璃,將硅偶聯劑涂覆在玻璃上,由于偶聯劑上的烷氧基和玻璃上的硅氧基具有相似性,活化玻璃板上硅羥基反應中心,促使它在紅外光活化后和高聚物共價交聯、互穿網絡,因此它們相互反應、交換和穿插,產生了新共價鍵;然后在兩玻璃之間進行灌注膠液,兩玻璃在膠液和新共價鍵的作用下克服了二層玻璃和高聚物間應力使兩玻璃黏結在一起形成夾膠玻璃。
所述的硅偶聯劑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的玻璃上每1μm2上有4至12個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烷羥基作為反應中心。所述的膠液為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聚乙烯醇縮丁醛乳液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涉及用偶聯劑處理玻璃后用高壓、真空間隙法或用紅外光滾壓法生產夾膠玻璃,顯著提高其抗拉強度和抗壓強度。本發明用與硅玻璃組份相似的硅偶聯劑,預先處理玻璃表面,活化玻璃板上硅羥基反應中心,促使它在紅外光活化后和高聚物共價交聯、互穿網絡,這樣可以顯著提高了黏結強度,并降低了由于玻璃之間的應力不均勻性所造成廢品率。本發明處理后玻璃再按常規生產工藝灌膠,由于微觀反應結果生成了新共價鍵,克服了二層玻璃和高聚物間應力,顯著地增加抗拉和抗壓強度,并提高了產品成品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采用了一種超高強度夾膠玻璃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準備硅偶聯劑和玻璃,硅偶聯劑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將硅偶聯劑涂覆在玻璃上,由于偶聯劑上的烷氧基和玻璃上的硅氧基具有相似性,活化玻璃板上硅羥基反應中心,促使它在紅外光活化后和高聚物共價交聯、互穿網絡,因此它們相互反應、交換和穿插,產生了新共價鍵,玻璃上每1μm2上有4至12個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烷羥基作為反應中心;然后在兩玻璃之間進行灌注膠液,兩玻璃在膠液和新共價鍵的作用下克服了二層玻璃和高聚物間應力使兩玻璃黏結在一起形成夾膠玻璃,膠液為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聚乙烯醇縮丁醛乳液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乳液為0.01%~5%高聚物重量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兆進,未經王兆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390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