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汽加滾筒式組合殺青與應用急冷技術的制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58097.1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94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魏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湄潭縣黔茗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遵義市遵科專利事務所 52102 | 代理人: | 劉學詩 |
| 地址: | 564100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綠***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汽 滾筒 組合 殺青 應用 技術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中的茶葉深加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蒸汽加滾筒式組合殺青與應用急冷技術的制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對茶葉的茶青進行加工的方法多種多樣,手工方式與部分工序采用機械化加工方式并存,很大部分加工企業僅僅加工生產春茶而舍棄夏秋茶葉加工,所以造成茶葉資源利用率不高,茶業產業的效益也較低。而因為氣候和溫度對茶產品品質影響較大,經研究對比:綠茶在低溫環境與常溫環境下生產的茶葉成品品質做對比,發現低溫環境下生產的茶產品品質明顯高于在高溫環境下生產的產品。目前已有制茶過程中冷卻技術適用如鐵觀音“空調房”制作車間,但采用短時、局部、迅速、大溫差急冷處理技術在茶葉生產中應用未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和情況,提供一種蒸氣加滾筒式組合殺青與應用急冷技術的制茶方法,有效利用我們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進一步提高茶葉產品的優勢品質,特別是提升夏秋茶產品品質,提高茶葉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蒸汽加滾筒式組合殺青與應用急冷技術的制茶方法,它采用急冷技術銜接在殺青、做形、干燥過程中的過渡階段,并配套兩種殺青設備組合進行殺青茶葉鮮葉;即在傳統工藝方法基礎上,在茶葉攤青分級工序后進行蒸汽殺青—急冷處理—再滾筒殺青—再急冷處理—做形工藝—再次急冷處理后進入干燥工序。
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所加工的茶葉產品更加優良,明顯提高夏秋茶葉的產品質量,能全年采茶,提高茶葉下樹率,使每畝茶園產出的茶青量由原來300-400公斤提高到700-800公斤,提高茶農種植積極性,達到農民增收、企業增收、財政增稅,并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蒸汽加滾筒式組合殺青與應用急冷技術的制茶方法加工工藝流程圖。
圖2為傳統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本發明蒸汽加滾筒式組合殺青與應用急冷技術的制茶增加了工藝方法,比傳統制茶工藝的:茶青采收—攤青分級—滾筒殺青—做形—干燥作比較增加了四個工藝環節:其具體操作步驟是:茶青采后進行攤青、分級,分級后進行蒸汽殺青,蒸汽殺青后用急冷機對第一步殺青的茶葉進行第一次急冷處理,第一次急冷處理的茶葉料進入第二步滾筒殺青工序,然后再次進行急冷處理,然后進入做形工序,做形后第三次急冷處理,再進入干燥、再殺菌提香,再篩分,最后包裝入庫。組合殺青中的蒸汽殺青通過高溫蒸汽傳熱方式克服;傳統殺青方式使茶青受熱不均的弊端,從而避免焦片,紅片的出現,使茶葉清香葉綠的特點保持,在蒸汽殺青后再加滾筒殺青工序彌補蒸汽殺青香氣不足的缺點,使其色香味形達到較高水平。
急冷低溫控制在攝氏1-2度。采用這種創新的制茶工藝,同樣原料生產出的成品水溶物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工藝生產的成品提高13%以上,酚氨比指數下降17%;成品感觀指標、香氣評分也顯著提高,尤其對夏秋茶品質提升作用明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湄潭縣黔茗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省湄潭縣黔茗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80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包餡食品
- 下一篇:一種隧道施工期間周邊位移監控量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