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善發動機預熱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7296.2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43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T·J·鮑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特環球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5/02 | 分類號: | F01M5/02;F01M1/16;F02N19/10;F01P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趙蓉民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善 發動機 預熱 方法 | ||
1.一種用于改善車輛發動機預熱的方法,包括:
運行定位在泵下游的流控制閥以使液體經由定位在所述流控制閥下游的返回管道循環通過所述發動機;
當所述液體高于預定閾值溫度時以一般運行模式運行所述泵;和
如果所述車輛正在減速并且所述液體低于所述預定閾值溫度,啟動所述泵的加熱運行模式;
其中在所述加熱運行模式中,所述泵以低于所述一般運行模式的效率運行,以便生成能夠從所述泵轉移到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的更多熱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車輛包括行駛制動器以便響應駕駛員輸入而使所述車輛減速,并且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如果所述車輛的所述行駛制動器被致動,則啟動所述加熱運行模式以便加熱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如果所述車輛的所述行駛制動器被致動足以使所述車輛產生高于預定水平的減速,則啟動所述加熱運行模式以便加熱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加熱運行模式中,來自所述泵的液體流比在一般模式中更加受到限制,以便生成能夠轉移到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的更多熱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泵由所述發動機驅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體是油。
7.一種車輛,包括:
發動機;
定位在泵下游的流控制閥,所述泵能夠以一般運行模式和加熱運行模式運行以便使液體循環通過所述發動機;和
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夠運行從而僅在所述車輛正在減速的情況下以所述加熱運行模式運行所述泵,以便加熱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
其中在所述加熱運行模式中,所述泵以低于所述一般運行模式的效率運行,以便生成能夠從所述泵轉移到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的更多熱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所述車輛進一步包括行駛制動器以便使所述車輛響應駕駛員輸入而減速,并且所述控制器能夠運行從而如果所述車輛的所述行駛制動器已經被致動,則以所述加熱運行模式運行所述泵,以便加熱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夠運行從而如果所述車輛的所述行駛制動器被致動足以使所述車輛產生高于預定水平的減速,則以所述加熱運行模式運行所述泵,以便加熱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夠運行從而如果流經所述泵的所述液體的溫度低于預定溫度,則以所述加熱運行模式運行所述泵。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泵由所述發動機驅動。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液體是油和冷卻劑之一。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車輛具有油泵和冷卻劑泵,所述油泵和冷卻劑泵中的每一個都能以一般運行模式和加熱運行模式運行從而循環各自相應的液體通過所述發動機,并且所述控制器能夠運行從而如果所述車輛正在減速,則以所述加熱運行模式運行所述油泵和所述冷卻劑泵,以便加熱流經所述油泵和所述冷卻劑泵的所述各自相應的液體。
14.一種用于發動機的方法,包括:
當在油環路內部的油溫度高于預定閾值溫度時,打開所述油環路中的流控制閥;和
只有當所述油的溫度低于所述預定閾值溫度并且車輛正在帶檔滑行的情況下運行時,才通過轉動所述流控制閥來收縮所述油環路內的油流。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使所述油流通過受限制的管道而收縮所述油環路內的所述油流,當所述油的溫度高于預定閾值溫度時所述受限制的管道受阻于所述油流。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使所述油流通過所述受限制的管道而收縮所述油環路內的所述油流,該受限制的管道的直徑小于當所述油的溫度高于預定閾值溫度時未被阻塞的管道的直徑。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控制閥是蝶形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特環球技術公司,未經福特環球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729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