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鎖死剝線鉗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06772.6 | 申請日: | 2012-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98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肖洪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光華沖壓件廠 |
| 主分類號: | H02G1/12 | 分類號: | H02G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鎖死剝線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剝線鉗,尤其是涉及一種可鎖死的剝線鉗,屬于金屬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剝線鉗,包括兩互為鏡像結構且對稱設置的左鉗臂和右鉗臂,所述的左前臂和右前臂均包括手柄和鉗嘴頭,且所述的左鉗臂和右鉗臂通過設置在鉗嘴頭后部的銷軸連接。在使用時,將電線放在鉗嘴頭的夾線端,然后握緊手柄將電線夾緊后,進行電線表面包覆層的剝離,此種方式,在整個剝離的過程中,需要操作人員一直用力緊緊握住手柄,向外用力,且同時需要向垂直方向施加剝離用力,因此,操作人員非常的費力,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降低勞動強度的可鎖死剝線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可鎖死剝線鉗,包括兩互為鏡像結構且對稱設置的左鉗臂和右鉗臂,所述的左前臂和右前臂均包括手柄和鉗嘴頭,且所述的左鉗臂和右鉗臂通過設置在鉗嘴頭后部的銷軸連接,其特征在于,右鉗臂的鉗嘴頭的內部還設置有一螺栓,所述的螺栓穿過左鉗臂的鉗嘴頭后與一螺帽套接。
進一步,所述的左鉗臂和右鉗臂的兩鉗嘴頭之間的螺栓上還套接有彈簧。
所述的左鉗臂和右鉗臂的兩鉗嘴頭的夾線端對應形成有夾線缺口。
且所述的夾線缺口每側設置有三個,由上向下逐漸變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在兩鉗嘴頭之間設置鎖緊用螺栓,使得在夾線過程中,可將兩鉗嘴頭之間的距離固定,而無需操作人員整個過程都用力,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夾線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主要附圖標記含義為:
1、右鉗臂???????2、左鉗臂??????3、銷軸????4、螺帽
5、螺栓?????????6、彈簧????????7、夾線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詳細的介紹。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夾線口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鎖死剝線鉗,包括兩互為鏡像結構且對稱設置的左鉗臂2和右鉗臂1,所述的左前臂2和右前臂1均包括手柄和鉗嘴頭,且所述的左鉗臂2和右鉗臂1通過設置在鉗嘴頭后部的銷軸3連接,而在右鉗臂1的鉗嘴頭的內部還設置有一螺栓5,所述的螺栓5穿過左鉗臂2的鉗嘴頭后與一螺帽4套接。此外,為了增強本發明的復位效果,所述的左鉗臂2和右鉗臂1的兩鉗嘴頭之間的螺栓5上還套接有彈簧6。
而為了適應不同的電線粗度,所述的左鉗臂2和右鉗臂1的兩鉗嘴頭的夾線端對應形成有夾線缺口7,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夾線缺口7每側設置有三個,由上向下逐漸變大。可適應不同粗度的電線需求。
本發明的工作方式為:首先,將待進行包覆層剝離的電線根據其自身粗度放置在對應的夾線缺口7內,然后,操作人員手工受力將電線夾緊后,此時,可旋緊螺帽4,將鉗嘴頭位置固定后,操作人員只需要施加剝離力即可,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光華沖壓件廠,未經南京光華沖壓件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67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心血管介入治療器
- 下一篇:數字標牌顯示內容選擇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