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聚類分析的服裝標準工時的數據挖掘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00843.1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5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厲旗;殷俊偉;陳建明;尚笑梅;張健;樂逸朦;薛百里;湯彩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誠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2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聚類分析 服裝 標準 工時 數據 挖掘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信息技術應用領域,涉及一種在服裝標準工時制定過程中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工時標準的方法,尤其是基于聚類分析的數據挖掘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服裝行業是我國最具有世界競爭力的行業之一,然而其領先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內極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隨著制造業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服裝行業也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逐漸向技術密集型和智能密集型方向轉化。目前,很多服裝公司都已在多方面實現了信息化,例如采購、生產、銷售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
在服裝加工生產中有一重要度量為標準工時,即服裝的工序工時,它是改善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制造系統規劃和改善的依據,是評價作業者技能水平的依據,也是服裝生產加工成本核算、加工費的主要依據,因此標準工時制定的準確與合理至關重要。目前標準工時制定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實測法,這是現在服裝企業普遍采用的方法,例如秒表法,其主要步驟為:收集資料->劃分操作單元->測時->正常時間->寬放時間->標準工時,除此之外,還有經驗判斷法、歷史記錄法、MOD等,這些方法的缺點顯而易見,其測量受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誤差大,效率低,且不利于計算機服裝工藝設計。另一種方法是在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公司使用的,即采用一套標準工時管理系統,GSD(General?Sewing?Data),中文譯為通用縫紉資料,這是一種預設動作時間系統,它將縫制品環境中普遍發生的人類動作程序化,并將動作以代碼方式說明,每個代碼都有一個明確的時值,針對服裝生產的每一個工序進行動作分解,與GSD系統中的動作匹配,從而確定出每一道工序的時值。然而目前此系統標準采用的是國際標準,其并不十分適合我國,并且各公司有各自的具體情況,這就要求GSD系統達到定制的要求,然而這是很難做到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聚類分析的服裝標準工時的數據挖掘方法,以改進現有方法存在的操作復雜性和誤差大的弊端,實現標準工時的自動生成。?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聚類分析的服裝標準工時的數據挖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數據采集:利用RFID生產系統實時記錄每一個員工的工序工時,并構建數據倉庫,數據倉庫中的數據對象構成數據集;?
(2)數據預處理:采用三倍標準差法去除數據集中的異常數據對象;?
(3)采用基于密度的K-means算法進行聚類,包括:?
①確定聚類數K的值和準則函數的收斂精度;?
②初始化聚類中心:從數據集中選取K個數據對象作為初始聚類中心;?
③指派樣本對象:計算數據集中每一個數據對象到各聚類中心的距離,把數據對象指派給距離最小的類;?
④更新聚類中心:將每個類當前所擁有的所有數據對象的平均值,作為每個類的更新后的聚類中心;?
⑤檢驗是否滿足收斂精度,若滿足則完成聚類,否則重復步驟③至⑤直到滿足收斂精度;?
(4)根據聚類結果把所有工時數據對象分為K類,對于每一類求其平均值,即為這一類的標準工時。?
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中,數據對象構成的數據集表示為R={P1,P2,...,Pn},其中P1,P2,...,Pn為n個數據對象,每個數據為m維象,包含m個工時工序,整體表示為如下數據矩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誠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大學,未經利誠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008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