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器類通信終端的接入方法及基站、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5114.3 | 申請日: | 2012-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74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姜戩;吳群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創毅訊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06 | 分類號: | H04W48/06;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蘇培華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器 通信 終端 接入 方法 基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機器類通信終端的接入方法及基站、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機器類型通信(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技術得到了廣泛關注。MTC通信技術綜合了數據采集、遠程監控、電信和信息技術,可使業務流程自動化,集成公司資訊科技(IT)系統和非IT設備的實時狀態,并創造了增值服務。在MTC通信系統中,終端設備稱為MTC終端。
隨著MTC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將會有大量的MTC終端添加到MTC通信系統中,如果不對MTC終端的接入操作進行優化,無疑將會影響無線網絡的性能。
隨機接入是無線通信中的一個基本功能,MTC網絡中的終端數量眾多,大量的MTC終端同時進行隨機接入的時候,勢必會對網絡產生巨大的沖擊,致使網絡的資源不夠用,大量的MTC終端接入會失敗;而且,基站由于大量的信令沖擊,會造成死機或者網絡負荷變重,使網絡產生擁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機器類通信MTC終端的接入方法及基站、終端,以解決MTC終端大量隨機接入,導致基站信令負荷過重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器類通信終端的接入方法,包括:
機器類通信MTC終端向基站發送隨機接入消息1;
所述MTC終端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根據所述隨機接入消息1生成的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其中,所述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中包含至少兩組MTC終端的隨機接入響應,且每組的隨機接入響應中包含該組至少一個MTC終端的隨機接入響應;
當所述MTC終端從所述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中匹配到與所述MTC終端對應的隨機接入響應時,向所述基站發送隨機接入消息3,所述隨機接入消息3以所述MTC終端所屬的組ID進行標識;
所述MTC終端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與所述隨機接入消息3中所述MTC終端所屬組ID對應的沖突解決消息4,并根據所述沖突解決消息4中包含的用于指示該組中允許接入的MTC終端的信息確定是否接入所述基站。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機器類通信終端,包括:
消息1發送模塊,用于向基站發送隨機接入消息1;
消息2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根據所述隨機接入消息1生成的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其中,所述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中包含至少兩組MTC終端的隨機接入響應,且每組的隨機接入響應中包含該組至少一個MTC終端的隨機接入響應;
消息3發送模塊,用于當所述MTC終端從所述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中匹配到與所述MTC終端對應的隨機接入響應時,向所述基站發送隨機接入消息3,所述隨機接入消息3以所述MTC終端所屬的組ID進行標識;
消息4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與所述隨機接入消息3中所述MTC終端所屬組ID對應的沖突解決消息4,并根據所述沖突解決消息4中包含的用于指示該組中允許接入的MTC終端的信息確定是否接入所述基站。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機器類通信基站,包括:
消息1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終端發送的隨機接入消息1;
消息2發送模塊,用于向所述終端發送根據所述隨機接入消息1生成的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其中,所述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中包含至少兩組MTC終端的隨機接入響應,且每組的隨機接入響應中包含該組至少一個MTC終端的隨機接入響應;
消息3接收模塊,用于當所述MTC終端從所述隨機接入響應消息2中匹配到與所述MTC終端對應的隨機接入響應時,接收所述終端發送的隨機接入消息3,所述隨機接入消息3以所述MTC終端所屬的組ID進行標識;
消息4發送模塊,用于向所述終端發送與所述隨機接入消息3中所述MTC終端所屬組ID對應的沖突解決消息4,并根據所述沖突解決消息4中包含的用于指示該組中允許接入的MTC終端的信息確定是否接入所述基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包括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創毅訊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創毅訊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51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