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毒瘡和胃炎、胃潰瘍、早期胃癌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6029.0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23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靜;唐齊勛;唐治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靜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00;A61P17/02;A61P35/00;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王瑛 |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胃炎 胃潰瘍 早期 胃癌 內服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毒瘡和胃炎、胃潰瘍、早期胃癌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些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都市化的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競爭與壓力,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13億人口中,胃腸病患者就有1.2億,消化性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此外,我國也是胃癌的高發區,每年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它們有相似的癥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后飽脹、噯氣、返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治療這類病的中、西藥種類繁多,但一般都是緩解病情,減輕疼痛,而且療程較長,療效不理想,容易反復發作,不能根治。
毒瘡是身體上帶有毒性的瘡疤腫爛化膿,又稱潰瘍病。身體內有濕毒,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會長毒瘡。西醫通常用各種外敷藥治療毒瘡,但多數藥物對身體有很大的刺激,或者注射或口服大劑量抗生素,但會造成多臟腑功能損害,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調,毒瘡難以收口;中醫采用消炎、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其療效不太可靠,臨床不易推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毒瘡和胃炎、胃潰瘍、早期胃癌的內服藥物,該內服藥物具有補血活血、排毒消炎、消腫排膿、活血散結、去腐生肌之功效,且服用方便,療程短,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治愈后復發率低。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療毒瘡和胃炎、胃潰瘍、早期胃癌的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毒瘡和胃炎、胃潰瘍、早期胃癌的內服藥物,該內服藥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進一步,該內服藥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再進一步,該內服藥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進一步,皂莢葉和蒲公英為經過蒸制干燥后的藥材。
再進一步,原料還包含0.1-2份的藏紅花和/或0.1-2份的地骨皮和/或0.5-2份的當歸和/或0.5-2份的黨參和/或0.5-2份的川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治療毒瘡和胃炎、胃潰瘍、早期胃癌的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所述重量比稱取各原料,將除食用熟石膏以外的原料洗凈,備好;
(2)將除皂莢葉、蒲公英之外的中藥原料放入3-5倍量水中,大火燒開后,小火熬制3-6小時,濾渣,得到藥汁A,備用;
(3)將皂莢葉、蒲公英放入3-5倍量水中,大火熬制10-15分鐘,濾渣,得到藥汁B,備用;
(4)將黃豆與2-3倍量的水混合,常溫下浸泡6-8小時,磨漿,過濾,在100℃熬漿3-5分鐘,得到熟漿;
(5)將食用熟石膏用水稀釋后攪拌均勻,加入到步驟(4)的熟漿中,加蓋脹漿8-10分鐘,待熟漿變成豆腐腦狀物即可,放置40mi?n-1.5小時后,得到豆腐腦瀝出水,常溫下自然發酵2-3小時后,備用;
(6)將步驟(5)中發酵后的豆腐腦瀝出水用大火燒開后,在攪拌操作下中火熬制3-5小時;然后加入步驟(2)的藥汁A,改小火再熬制3-5小時;最后再加入步驟(3)的藥汁B,小火熬制5-10分鐘即可,放涼,得成藥。
進一步,步驟(5)中,豆腐腦狀物的放置時間為1小時。
進一步,將成藥制成丸劑、片劑、口服液制劑和膠囊制劑。
本發明從眾多的中藥原料中精心篩選了包含竹竿皮、地骨皮、皂莢葉和蒲公英(皂莢葉和蒲公英優選使用經蒸制干燥后的藥材)在內的中藥原料,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后經煎煮得到中藥藥汁,使中藥藥汁與豆腐腦瀝出水混合,繼續熬制成稀粥狀,從而得到本發明的內服藥物。該內服藥物呈膏狀、略稀、酸性、微香。
以下對本發明中各種原料的功效進行說明。
竹竿皮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并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
皂莢葉為豆科植物皂莢的葉片,主治祛風解毒、風熱瘡癬等。
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等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癰癤疔瘡、疔毒瘡腫、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咽炎、淋巴腺炎、瘰癘等。醫學實驗表明,蒲公英還具有抗胃潰瘍的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靜,未經劉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60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