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單片機的水果檢測采摘一體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62755.7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9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鐵異;黃學;黃貞俍;周曉蓉;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6/00 | 分類號: | A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片機 水果 檢測 采摘 一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基于單片機的水果檢測采摘一體裝置,屬于農(nóng)業(yè)機械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農(nóng)業(yè)技術領域,目前國內(nèi)的摘果器基本上都由水果剪、支撐桿、加力裝置等構成,沒有檢測水果體積大小的功能,操作人員只能站在果樹下通過目測來估計水果大小,然后決定是否采摘該水果。此類的摘果器存在著以下的問題:由于操作人員在樹下離高處待采摘的水果距離較遠,難以辨別果的大小,加上蘋果樹及梨樹的果實一般都采用套袋培育,增加了辨別果實大小的難度,因此使用不方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一些摘果器采用了圖像識別的技術方法來辨別果實大小,但采用了圖像識別技術方法的摘果器存在著裝置復雜,成本高的問題,因此難以推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涉及基于單片機的水果檢測采摘一體裝置,使用該裝置可以方便地檢測出高處待采摘水果的大小,然后根據(jù)水果大小自動選擇是否進行采摘,檢測水果大小與采摘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時進行。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現(xiàn)有的水果采摘裝置由于沒有檢測水果大小功能而存在的難以辨別果實大小、使用不方便的問題以及采用圖像識別技術的摘果器存在的裝置復雜,成本高的問題。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基于單片機的水果檢測采摘一體裝置,包括檢測剪切裝置、支撐桿、控制器、顯示器、電源裝置及傳送網(wǎng),檢測剪切裝置由軟觸滾輪、伸縮桿軟觸頭、剪刀刀片、水平位移傳感器、電動剪切組件、豎直位移傳感器、接線端子、測量伸縮桿構成,控制器采用AT89C51單片機。
本發(fā)明通過采用具有檢測功能的剪切裝置,在摘剪果實前能實現(xiàn)對果實大小的檢測,實現(xiàn)對大小合適的果實進行選擇及自動摘剪。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使用方便、造價低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的檢測及剪切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由檢測剪切裝置(1)、支撐桿、控制器(6)、顯示器(5)、電源裝置,傳送網(wǎng)(11)組成。其中支撐桿由支撐上桿(2)、支撐中桿(3)、連接器(4)、支撐下桿(7)、手柄(10)組成,電源裝置由電源線(8)及電池(9)組成。如圖2所示,檢測剪切裝置(1)由軟觸滾輪(12)、伸縮桿軟觸頭(13)、剪刀刀片(14)、水平位移傳感器(15)、電動剪切組件(16)、支架(17)、豎直位移傳感器(18)、彈簧(19)、環(huán)形接線板(20)、接線端子(22)、測量伸縮桿(23)組成。操作時先將要被采摘的水果壓進檢測剪切裝置(1),水果果實與軟觸滾輪(12)及伸縮桿軟觸頭(13)相接觸,軟觸滾輪(12)推動測量伸縮桿(23),測量伸縮桿(23)的位移量通過水平位移傳感器(15)轉化為電信號,伸縮桿軟觸頭(13)的位移量通過豎直位移傳感器(18)轉化為電信號反映水平及豎直位移的電信號通過接線端子(22)傳輸?shù)紸T89C51單片機控制器(6),單片機控制器(6)對所測得信號進行分析處理,根據(jù)軟觸滾輪所測量得到的在不同果實高度上的水平位移量及帶軟觸頭的伸縮桿所測量得到的不同的果實高度,計算出果實的大小在顯示器(5)上顯示,如果該果實大小適合采摘則控制器(6)自動發(fā)送剪切命令到電動剪切組件(16),電動剪切組件(16)帶動剪刀刀片(14)剪切水果枝,剪落的果實順著傳送網(wǎng)(11)落到水果檢測采摘一體裝置的底部,隨后即可將果實從裝置的底部取出,整個果實檢測及采摘過程在一次操作中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jīng)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27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