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花椒銹病防治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55325.2 | 申請日: | 2012-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0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永強;張贊昌;楊根才;張巧琴;柳紅旗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紅旗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寶雞市新發(fā)明專利事務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樹文 |
| 地址: | 7217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花椒 銹病 防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業(yè)作物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花椒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花椒銹病造成椒葉在采椒后大量脫落,影響當年營養(yǎng)積累,當天氣回暖時,萌發(fā)二次芽消耗養(yǎng)分,從而影響來年產量和質量。
銹病主要危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直徑2—3毫米水浸狀褪綠斑,對應的葉背面出現圓形黃褐色夏孢子堆,許多夏孢子堆排列成環(huán)狀。發(fā)病后期褪綠斑發(fā)展成3—6毫米深褐色壞死斑。葉背產生褐色、橙紅色蠟紙冬孢子堆,突起不破裂,呈圓形或長圓形。
椒銹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是:銹病一般6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生,7—9月上中旬為發(fā)病盛期,銹病發(fā)生與氣候密切相關,夏、秋季降雨多而頻繁時,病害易大發(fā)生。銹病多下部葉片開始發(fā)病,并向上蔓延,果實成熟前后,大量落葉,10月病葉落光,二次芽出現。病菌可通過氣流傳播,再侵染頻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花椒銹病防治方法。
具體地說,花椒銹病防治方法,其包括如下措施:
第一:人工田園管理措施:①清園,消滅越冬病菌;②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③栽培抗病品種,將其他品種與大紅袍品種混栽;
第二:化學防治辦法:①6月初—7月下旬,用戊唑醇或三唑酮或丙環(huán)唑600-800倍液噴霧;②果實采收后、春季發(fā)芽前,各噴一次1:2:600波爾多液,且波爾多液組成為:硫酸銅1重量份,石灰2重量份,水600重量份。
本發(fā)明經過田間試驗,對花椒銹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經過實際考察,證明其發(fā)病程度相關因素包括:
立地條件:陽坡輕,陰坡重。
栽培環(huán)境:通風透光不良,間種高桿作物,發(fā)病嚴重。
品種:大紅袍重,豆椒,狗椒輕。
栽培條件:零散椒樹輕,成片椒樹重。
針對以上特點,采取的措施包括:
1、人工防治辦法
①清園,消滅越冬病菌。
②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
③栽培抗病品種,與大紅袍混栽。
2、化學防治辦法
①6月初—7月下旬,用戊唑醇(或三唑酮、丙環(huán)唑)600-800倍液噴霧。
②果實采收后、春季發(fā)芽前,各噴一次1:2:600波爾多液(硫酸銅1斤,石灰2斤,水600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紅旗,未經柳紅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53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