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當年生薄殼山核桃種子苗側根發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51736.4 | 申請日: | 2012-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3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翟敏;張計育;宣繼萍;賈曉東;劉永芝;李永榮;郭忠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綠宙薄殼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當年 生薄殼 山核桃 種子 側根 發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果樹與林木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當年生薄殼山核桃種子苗側根發生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有效的促進當年生薄殼山核桃發生大量側根。
背景技術
薄殼山核桃是集高檔千果、園林綠化、高檔木材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型樹種。原產美國和墨西哥北部,引入中國110年,但未形成產業化發展。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苗木繁殖技術不過關。薄殼山核桃苗木主要通過嫁接進行繁殖的。砧木的培育是嫁接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薄殼山核桃的砧木大都是薄殼山核桃實生苗。薄殼山核桃具有深根性,而植物側根形成是植物根系發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植物固定、營養和水分吸收以及根際微生物活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傳統大田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裸根苗側根極少(圖1),苗木質量差,移栽成活率低,緩苗時間常。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薄殼山核桃苗木的繁殖,進而影響其產業化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促進當年生薄殼山核桃種子苗側根發生的方法。
一種促進當年生薄殼山核桃種子苗側根發生的方法,首先對種子進行催芽,催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種去雜,在薄殼山核桃完全成熟后采集飽滿的種子,去掉破碎的種子,且根據種子重量進行分級,分別為,7g以上,5-7g,5g以下;
2):采用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30min殺菌;
3):冷水浸種5天,每天換水一次,浸種后將種子表面水分晾干,切忌不能暴曬;
4)層積,低溫沙藏,按沙子∶種子3∶1進行,溫度為5-10℃,濕度為手握成團,手松及散,時間為60天。
5)激素浸種,用500mg/LGA3+50mg/LIBA+50mg/L6-BA浸泡種子24小時;
6)高壓靜電場(HVEF)處理:強度為30KV/cm,時間1小時;
7)催芽播種:每年2月初(環境溫度1-5℃左右),基質從下到上依次是:菜籽餅(10cm)、塑料薄膜(1層)、基質(5cm,馬肝土、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巖重量比=3∶1∶2∶1)、種子(2層)、基質(同上),外面覆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然后搭小拱棚,拱棚外覆蓋塑料薄膜和草簾,溫度20-25℃;播種1個月后統計發芽率,發芽率為96%以上。
2將發芽的薄殼山核桃種子苗進行機械斷根處理,利用剪刀將須根以下的部位剪掉。將機械斷根后的種苗用濃度為1g/L的GA3涂抹莖基部,后移栽到13×20(cm)的黑色聚內烯塑料營養缽中,營養缽底部以上5cm處的周圍均勻分布著6個直徑為0.5cm左右的小孔,孔以下放瓜子片石子,其上墊尼龍網,尼龍網以上部分是基質。基質為馬肝土、草炭土、黃土和珍珠巖,其配方為重量比3∶2∶2∶1。
3移栽一個月后,在大田里做寬12cm,深20cm的畦,畦行距為30cm。在畦的底部鋪一層無紡布,無紡布上涂化學阻根劑,阻根劑為150g/L的碳酸鋅,然后將以上栽有苗子的營養缽按株距20cm擺放在無紡布上,最后用土將營養缽固定。
所述的薄殼山核桃種子發芽的實生苗,其根長為1cm-10cm,將其須根處以下部分剪掉,或用手指掐掉。
所述的營養缽上孔的位置為底部以上4cm-10cm,優選5cm。
所述的營養缽上孔的個數為4-8個,優選6個。孔的直徑為0.5-1.0cm,優選1.0cm。
所述的瓜子片狀石子的材料性質,石子可以是碎石或卵石,天然巖石或巖石經破碎、研磨獲得的。
所述的瓜子片狀石子的大小,范圍10mm-30mm。
所述的尼龍網的目數為4目-500目。
所述的畦的行距為20cm-50cm,優選30cm。株距為15-30cm,優選20cm。
所述的化學阻根劑碳酸鋅的濃度為120-180g/L。
有益效果
1層積前先用冷水進行預處理,由于薄殼山核桃層積催芽是一個緩慢的吸水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緩慢的轉化和緩慢發芽的過程,種子萌動與種子含水率相關,只有種子的含水率接近或達到飽和含水率時才開始萌動,而達到飽和含水率所需要的時間與種子開始層積時的含水率相關,層積前含水率越低,吸水越緩慢,達到飽和含水率的時間越長,適宜催芽的時間也會越長;發明人通過實驗發現,層積前將種子進行冷水浸種5天,每天換水一次,這樣的預處理后含水率可以達到25%,可以使得層積60天便達到飽和狀態,縮短催芽時間,且該預處理能夠增加田間發芽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綠宙薄殼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未經南京綠宙薄殼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517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