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922.2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0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貝斯特聚氨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5/08 | 分類號: | C08L75/08;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J3/24;B29C39/02;B29C39/2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曉明 |
| 地址: | 315191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旋流器 配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氨酯彈性體制品,尤其是涉及一種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聚氨酯旋流器配件是澆鑄型聚氨酯彈性體制品的一種,澆鑄型聚氨酯彈性體制品是通過向模腔中澆鑄聚氨酯預聚物經固化而生成的一種制品。但是在發現聚氨酯預聚物本身存在氣泡,而聚氨酯預聚物在貯存過程中還會吸收空氣中水分,其中的-NCO會同空氣中的水起反應產生氣泡,另外聚氨酯預聚物在二組份混合反應至固化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氣泡;澆鑄時二組份混合流入模腔有沖擊,也會產生氣泡;特別對澆鑄型聚氨酯旋流器配件這樣的結構復雜的不能加壓生產的產品,澆鑄聚氨酯料時很容易在產品表面產生氣泡。上述的種種原因導致在澆鑄型聚氨酯彈性體制品在制作過程中存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會在制品的表面產生氣孔,由此造成了產品次品和廢品率的提高。載于2007年1月《遼寧化工》的由李偉、張慧波、邱從平、谷雪賢著《預聚體法合成聚氨酯彈性體常見問題分析》一文中提出從聚氨酯預聚物的合成和固化成型過程中來解決這一問題,但生產實踐中因多種因素并不能完全克服制品存在氣泡和凹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去除制品的氣泡或凹陷,降低產品的次品和廢品率的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①制備I組份:(1)將醚二醇放入烘箱里溶化(如夏天本身熔化就不需熔化),待完全溶化為液體后按配方量投入到第一反應釜里,攪拌下加溫至100--120℃,真空脫水至水份含量小于0.05%,脫水后降溫至50--60℃;(2)將80/20-甲苯二異氰酸酯和4.4′一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放入烘箱里溶化(如夏天本身熔化就不需熔化),待完全溶化為液體后投入第一反應釜,在第一反應釜里不斷攪拌,使其自然反應升溫,并保持在70℃-90℃下反應2-3小時;(3)反應結束后開真空泵脫泡1-2小時,再關閉真空泵降溫至50℃-70℃待用;
②制備P組份:(1)把配方量的相對分子量為1000的聚四氫呋喃醚二醇放入烘箱里溶化(如夏天本身熔化就不需熔化),待完全溶化為液體后投入到第二反應釜里,攪拌下加溫至100--120℃;(2)把配方量的擴鏈劑投入熔化器具里,放入煤氣爐或電爐上熔化,當2/3的擴鏈劑熔化時,攪拌到完全熔化(1.4-丁二醇夏季不需溶化),然后把擴鏈劑投入到第二反應釜里不斷攪拌30分鐘;(3)開啟真空泵脫水1-3小時;(4)脫水后降溫至60℃-80℃,從第二反應釜取部分液體置于容器中,加入配方量催化劑,攪拌均勻后再放入第二反應釜,在第二反應釜中邊攪拌邊加溫到80℃-100℃,再脫水,然后降溫50℃-70℃待用;
③從第一反應釜和第二反應釜中分別提取部分I組份和P組份放入兩個臨時容器內備用;
④將制品的模具放入100℃-130℃的烘箱內預熱;
⑤將制品的模具出烘箱后涂好脫模劑,待模具溫度降至50℃-90℃,將第一反應釜里的I組份和第二反應釜里的P組份按重量比I:P=100:40~70在澆注機中混合攪拌,并通過澆鑄機注入模腔;
⑥待模具中聚氨酯制品完全固化后,把制品模具放入烘箱,在100℃-130℃硫化40分鐘至2小時,出烘箱,開模后獲得初級產品;
⑦對初級產品的工藝孔、表面的氣泡和凹陷進行清潔處理;
⑧將臨時容器內備用的I組份和P組份在常溫下按I:P=30-70進行混合制成填補料;(或從生產過程澆注機中,I組份和P組份混合攪拌流出的料作填補料)
⑨將填補料填入工藝孔、氣泡和凹陷中,對填料后的初級產品進行硫化,然后打磨拋光被填補料填充處即獲得最終制品。
步驟①中的醚二醇是相對分子量為1000的聚四氫呋喃醚二醇、相對分子量為2000的聚四氫呋喃醚二醇和聚氧化丙烯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種或混合物。
步驟②中制備P組份的擴鏈劑是3,3′一二氯—4,4′一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1.4-丁二醇或二者混合物。
步驟⑦對初級產品的表面的工藝孔、氣泡和凹陷進行清潔處理是指用鋒利刀具刮除制品中的氣泡,削去其凹陷部位毛邊,再用去油污溶劑清洗制品的修平處及其周圍的油漬、污垢;
步驟⑨中對填料后的初級產品進行硫化是將填料后的初級產品放進烘箱在50-100℃溫度下硫化1-2小時。
步驟⑨中打磨拋光被填補料填充處是指將填料后的初級產品經硫化再自然降溫到常溫,然后用手提拋光機或專用細砂皮拋光片進行打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貝斯特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貝斯特聚氨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9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