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冬凌草納米微粒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703.4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44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曾智平;華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健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 | 分類號: | A61K36/53;A61K9/14;A61P19/1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中正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31 | 代理人: | 肖哲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冬凌草 納米 微粒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冬凌草納米微粒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冬凌草是唇形科茶菜屬植物碎米椏變種,因其植株凝結薄如蟬翼、形態各異的蝶狀冰凌片而得名,全株結滿銀白色冰片,風吹不落,隨風搖曳,日出后閃閃發光,展現出神奇的自然景觀,具有獨到的觀賞作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健胃活血之效,主要分布于河南及黃河流域以南,具有耐寒、耐旱、病蟲害少等特點。
冬凌草的藥用部位是全株,具有綜合開發利用價值的植物。冬凌草味甘苦,性微寒,其中含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熊果酸、齊墩果酸、冬凌草多糖等多種功效成分,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現代應用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氣管炎、慢性肝炎、風濕痛,并對食管癌、乳腺癌、直腸癌等有緩解作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其申請號201110288022.9,公布號CN102327318A,公布日2012.01.25,公開了冬凌草具有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作用。
納米中藥制劑是指運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粒徑小于100nm的中藥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藥及其復方的制劑。與常規制劑相比,納米制劑具有活性高、生物利用度高、良好緩控釋性能以及靶向給藥等特性。目前,可應用于中藥制劑的納米技術有很多,例如超細粉碎技術、噴霧干燥法、高壓均質技術、化學沉淀法、界面聚合、乳化聚合等,但這些方法都有其應用的局限性。例如,超細粉碎技術不受中藥溶解性能的限制,但是存在效率低、噪音大、生產量小等缺點;噴霧干燥法除了受溶解性限制外,其得到的顆粒不一定都是納米級;化學沉淀法等化學方法會引入化學溶劑,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冬凌草納米微粒的制備方法,該納米微粒制品應用于防治骨質疏松癥方面,相對于常規劑型的冬凌草制品而言具有更加明顯的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冬凌草納米微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冬凌草與去離子水或無水乙醇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溶劑按1:1~20混合后,在回流提取溫度為70℃~95℃下回流提取30min~300min,趁熱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
(2)將步驟(1)得到的濾液在60℃~90℃的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濃縮至原體積的1/2~1/10;
(3)將步驟(2)得到的濃縮濾液進行脫色、脫蛋白質處理,然后將處理液用95%乙醇調節至溶液中乙醇濃度為50%~60%,低溫靜置12~24小時,離心分離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
(4)將沉淀物用10~50倍的去離子水充分溶解,然后上凝膠柱進行層析,用超純水洗脫,洗脫速度為0.1ml~1.0ml/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進行跟蹤并收集洗脫液;
(5)將步驟(4)的洗脫液與超臨界CO2抗溶劑系統的液體泵相連;
(6)啟動超臨界CO2抗溶劑系統,結晶釜的溫度為40℃~80℃,結晶釜的壓力為8Mpa~50Mpa,CO2的流量為30~300L/hr;
(7)啟動超臨界CO2抗溶劑系統的夾帶劑泵和步驟(4)中的液體泵,洗脫液與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或丙酮中的一種夾帶劑的進料比為10:1~1:10,洗脫液與夾帶劑先混合后,經超臨界CO2抗溶劑系統的納米噴嘴噴入結晶釜中,流量控制在100ml~1000ml/hr;洗脫液中的溶劑和夾帶劑進入分離釜中解析并分離,洗脫液中的溶質在結晶釜內析出為微細顆粒,該微細顆粒即為冬凌草納米微粒。
所述步驟(7)中的納米噴嘴的口徑為1~100nm;所述的分離釜溫度為35℃~60℃,分離壓力為4Mpa~7Mpa,優選分離釜溫度為50℃,分離壓力為5Mpa;所述的CO2氣體的純度不低于99%。
所述的凝膠柱層析所用的填料為葡聚糖凝膠系列、瓊脂糖凝膠系列或丙烯葡聚糖凝膠系列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健,未經華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7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