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轂內圈上前齒圈的成型方法及如此形成的膨徑環和輪轂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47538.0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6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A·費雷羅;D·A·奧利維力;F·尼卡斯特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SKF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B21H1/10;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飛 |
| 地址: | 瑞典***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內圈 上前 成型 方法 如此 形成 膨徑環 | ||
1.一種通過塑性變形在輪轂(1)的內圈上形成前齒圈(5)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軸的第一端(9)的一側形成該輪轂的內圈(3),作為軸(7)和配合在該軸的插入圈(8)的連接,并且使得該軸的該第一端軸向突出,以便相對于該圈突起;
通過塑性變形該軸的該第一端(9)將該圈(8)軸向支持在該軸上,以便隨其形成膨徑環(10),其相對于該圈軸向突起,和
在相對該圈(8)的一側,將該前齒圈(5)壓印在該環(10)上;
其特征為以下的結合:
i)將該前齒圈(5)壓印到已完成的環(10)的步驟僅僅在完成形成該膨徑環(10)的步驟之后實施;
ii)實施形成該膨徑環(10)的步驟以便完成的環在從該圈(8)軸向突起的該環的部分中具有預定幾何形狀,其在徑向截面中大致限定了不等邊三角形,其具有面向該圈的底部和相對底部的圓形的頂點。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環(10)從該圈(8)軸向突起的部分形成為包括:第一圓錐表面(13),徑向限定該環朝向該內圈的內部并具有面向該圈的圓錐;第二圓錐表面(14),徑向限定該環朝向該內圈的外部并具有背向該圈的圓錐;和彎曲表面(15),其在該環相對于該圈具有最大懸垂的軸向延伸的一部分(16)處與第一和第二圓錐表面彼此無縫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角度(a)與由第一圓錐表面(13)與該內圈對稱軸(A)形成的角度互補,具有在20°和60°之間的值;而角度(β)在第二圓錐表面(14)和該插入圈(8)之間,具有在145°和110°之間的值。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連接該第一和第二圓錐表面的該彎曲表面(15)形成為混合表面,其徑向截面外形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一側的第一曲線部分(17)和位于第二圓錐表面一側的第二曲線部分(18),該兩個曲線部分(17、18)在該環相對于該圈的最大懸垂的軸向延伸處(H)彼此連接。
5.一種由輪轂內圈(3)的軸(7)的塑性變形材料制成的膨徑環(10),由該軸和通過該環軸向支持地安裝在該軸上的插入圈(8)組成,其特征在于該環(10)的至少一部分從該圈(8)軸向突起并包括:第一圓錐表面(13)徑向限定該環朝向該內圈的內部,并具有面向該圈的圓錐;第二圓錐表面(14),徑向限定該環朝向該內圈的外部,并具有背向該圈的圓錐;和彎曲表面(15),其在該環相對于該圈具有最大懸垂的軸向延伸的一部分(16)處與第一和第二圓錐表面彼此無縫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的環,其特征在于該環(10)相對于該圈(8)的最大懸垂軸向延伸(H)具有在4.5毫米和9毫米之間的值。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的環,其特征在于與由該第一圓錐表面與該內圈的對稱軸形成的角度互補的角度(α)在20°和60°之間;而在該第二圓錐表面和該插入圈之間角度(β)在145°和110°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5至7之一的環,其特征在于連接該第一和第二圓錐表面的該彎曲表面(15)形成為混合表面,其徑向截面外形包括位于該第一圓錐表面一側并具有在1.5毫米和7毫米之間的曲率半徑(RI)的第一曲線部分(17);和位于第二圓錐表面一側并具有在1.5毫米和7毫米之間的曲率半徑(RE)的第二曲線部分(18),該兩個曲線部分(17、18)在該環相對于該圈(8)的最大懸垂的軸向延伸處(H)彼此連接。
9.一種輪轂(1),包括內圈(3),該內圈(3)包括軸(7)和通過由該軸的終端部分限定的環(10)軸向支持在該軸上的插入圈(8),該內圈具有通過在膨徑環上塑性變形得到的前齒圈(5);其中,在輪轂的徑向截面平面中,該前齒圈(5)的每個齒(20)具有在該齒的頭部或脊部(21)和該齒的底部(22)之間的輪轂對稱軸(A)方向上測量的高度,其在第一點(A)和第二點(B)之間變化,其中第一點是位于該齒的底部(22)的徑向最外側且該齒的高度為零的一點,第二點是位于該齒的底部的徑向最內側且該齒的高度一旦達到最大值再次為零的一點;其特征在于該齒的高度,在第一(A)和第二(B)點之間和輪轂徑向截面內通過由該齒(21)的脊部或頭部形成的輪廓(23)限定,其中到處都沒有不連續的點,因此形成角度邊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KF公司,未經SKF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5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