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網潮流圖增量化修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8879.1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7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鵬;朱紅;韋磊;毛小武;孫昕杰;匡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南京摩科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玉梅 |
| 地址: | 2100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網 潮流 增量 修正 方法 | ||
1.一種電網潮流圖增量化修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電網模型結構層次重組:對電網模型進行電壓等級范圍界定,然后從整體模型中抽取出各局部完整模型,對局部完整模型進行設備對象的范圍界定,并維護各設備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不變,使其符合電網通用模型描述規范;同時選擇局部完整模型中被界定為變壓器的設備對象作為邊界對象;
(2)對步驟(1)中已界定范圍的各局部完整模型進行模型增量計算,步驟為:
(2.1)設置第一緩沖區和第二緩沖區;將電網模型重組前電網潮流圖對應的模型,和重組后的電網最新模型,兩者符合IEC61970/CIM標準的XML文檔,分別導入第一緩沖區和第二緩沖區;然后分別在第一緩沖區和第二緩沖區內,建立與模型對應的層次關系描述;
(2.2)讀取已界定范圍內的全部模型對象內容,在第一緩沖區的模型范圍內,進行基于設備物理節點的拓撲著色;著色完成后,根據物理節點上的顏色號,將第一緩沖區內待比較的模型分為內部區域、邊界區域和外部區域,對模型的外部區域進行切除,使得內部與邊界實現分割;
(2.3)采用從層次關系的頂部向底部計算的方式,對第二緩沖區與第一緩沖區之間的模型增量進行計算,模型增量結果的表達采用資源描述符RDFID形式的全路徑表達;
(3)圖形增量計算,步驟為:
(3.1)按照模型增量計算的內容刷新圖形對象對應的數據庫,根據《減設備列表》刪除重組前電網潮流圖對應模型中的相應對象,刪除順序為從層次關系的底部向頂部進行;根據《增設備列表》在數據庫中插入重組后電網潮流圖對應模型中新的對象,并將新得到的數據庫對象關鍵字賦給第一緩沖區中的相應對象;插入順序為從層次關系的頂部向底部進行;
(3.2)根據潮流圖電壓等級范圍將全部電網模型增量過濾為全局圖形增量;
(4)圖形增量修正:將步驟(3)計算出的圖形增量劃分為多個增量集合,并依次根據各個增量集合進行圖形增量的修正;具體步驟為:
(4.1)單個增量集合范圍選取:利用拓撲著色方法,在單一增量對象上著色,進行聯接關系流動,以線段為連接支路,端點為關節,以原電網潮流圖上有空間布局位置的點為邊界,循環著色;著色結束后,有色區域部分為增量對象的單一循環集合;
(4.2)增量區域定位:以有色區域關聯的邊界節點的空間坐標為多邊形幾何點,計算其中心點位置;
(4.3)增量區域免交叉計算:修正增量區域內對象的空間排布順序;
(4.4)計算增量區域內的外聯接對象布局的位移;
(4.5)對增量區域進行布線修正;
(4.6)對修正后的增量區域進行標識;重復步驟(4.1)至步驟(4.6)直至所有增量集合均得到修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網潮流圖增量化修正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1)中層次關系描述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驟:
(2.1.1)建立設備對象的資源標識符與序號的映射關系;
(2.1.2)循環對所有設備對象進行處理,根據各設備對象所屬容器的資源標識符,以及其它關聯關系和拓撲關系的資源標識符,建立設備對象與其容器之間的層次關系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南京摩科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未經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南京摩科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88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圖像灰度匹配的人數統計方法
- 下一篇:一種周轉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