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17576.1 | 申請日: | 201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1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友林 |
| 主分類號: | H04W4/02 | 分類號: | H04W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劉淑敏 |
| 地址: | 100123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多種 信息 聚合 手機 定位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移動通信以及通信終端(如手機)定位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機定位系統多數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衛星來實現定位的。GPS定位系統雖然可以用來測定手機是否在地面上的某個區域,但其精確度較低,一般在5米或10米以上。它的另外兩個限制條件是,當手機持有人在室內時,GPS信號較弱或完全接收不到,會導致無法定位;或在一個多層建筑里,還存在對樓層的定位不準的缺陷。這是因為GPS在垂直方向上的誤差有10米左右,而且還需要當地的地面的準確海拔高度,而一個樓層的高度僅2~3米,因而很難將手機定位在某個具體的樓層上。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方法,以提高手機在GPS信號較弱或盲區條件下繼續定位的概率和提高定位的準確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裝置,包括GPS和手機傳感器粗定位模塊,還包括商家數據收集模塊、用戶數據收集模塊以及精確定位模塊;其中:
GPS和手機傳感器粗定位模塊,在能接收到穩定的GPS信號的情況下,定時或實時記錄手機的位置信息,包括經緯度和高度信息;并依據手機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和室內地圖信息,估算用戶在GPS信號消失后的位置;
商家數據收集模塊,用于通過第三方渠道獲得手機所在位置附近的室內各商家的位置、營業時間和經營范圍的信息;
用戶數據收集模塊,用于使手機利用各個商店通過各種應用程序APP進行簽到;以及
精確定位模塊,用于根據被定位用戶的用戶數據,并結合手機的位置信息的記錄對手機進行精準定位。
其中:所述GPS和手機傳感器粗定位模塊,還能夠依據手機運動方向和所述位置信息、時間,計算得出該手機的移動速度,從而能夠在用戶走入室內,GPS信號消失或變弱之后,獲得用戶的大致位置信息。
所述定位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戶行為分析模塊,用于根據該被定位手機用戶的簽到記錄,分析該用戶在某一時間段可能的所在位置。
所述定位裝置的精確定位模塊,用于根據被定位用戶的用戶數據和用戶行為記錄,并結合得到的位置信息的記錄對手機進行精準定位。
一種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方法,包括:
A、在能接收到穩定的GPS信號的情況下,定時或實時記錄手機的位置信息的步驟;
B、在GPS信號消失之后,啟動手機的各個感應器,計算出用戶移動的方向和大致速度,并以GPS的定位為起點,根據室內地圖的街道方向預測用戶的所在位置;所述所在的位置為一個區域范圍,在該區域范圍內給出該用戶所在位置的概率分布模型;
C、通過第三方渠道獲得手機所在位置附近的室內各商家的位置、營業時間和經營范圍的信息的步驟;
D、使手機利用各個商店通過各種應用程序APP進行簽到,包括自動簽到的步驟;
E、根據被定位用戶的用戶數據,商家的信息,并結合手機的位置信息的記錄對手機進行精準定位;當定位的把握超過一定的閥值時,會通過我們的應用或者應用程式界面(API)進行自動簽到;
其中,步驟A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經緯度和高度信息,以及依據手機運動方向和所述位置信息、時間,計算出該手機的移動速度。
步驟B之前進一步包括:當手機檢測到GPS信號消失時,則啟動手機上的各類傳感器,包括加速器、螺旋儀、重力傳感器,以計算出用戶的行走方向為限制條件,然后根據室內地圖里走道的方向給出用戶的大致方位。
本發明所提供的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裝置及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利用GPS和手機傳感器提供的粗略位置信息,結合商家數據、用戶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根據一個統一的概率模型,得到該用戶手機的精確位置,經實際實驗綜合評測,結果表明本發明能夠直接提高定位的準確性,并使自動簽到的成功率達到90%左右,準確率在95%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于多種信息聚合的手機定位裝置及定位實現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裝置及方法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友林,未經李友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75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