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載銀多孔玻璃濾材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04579.1 | 申請日: | 2012-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5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謝耕山;江巧玲;莊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環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1/00 | 分類號: | C03C11/00;B01D39/0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5209 | 代理人: | 賴開慧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禾***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玻璃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孔玻璃濾材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載銀多孔玻璃濾材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銀作為抗菌劑使用已經越來越廣泛,選擇合適的載體可以讓銀的抗菌性能發揮到最佳效果。現有制備含銀載體的方法,大多數采用普通吸附或離子交換沉積,使銀以銀化合物的形式固定在載體表面,也有直接將銀離子還原成單質銀的。在中國專利CN100551242C中公開的一種方法是將銨改性納米沸石采用超聲波分散于水中,加入硝酸銀,利用液相離子交換法,高溫燒結制得載銀銨改性納米沸石抗菌劑。中國專利CN100507130C則公開了一種載銀活性炭布的制備方法,其通過將脫水的活性炭布浸入硝酸銀液中,高溫均化處理得到成品。在中國專利CN101768866B中則是利用表面帶有羧基的高分子微球分散液、銀氨溶液、還原劑反應制成,一種高分子微球載銀抗菌整理劑,其特點在于利用高分子表面的羧基吸附銀離子,使其牢固附著在載體的表面。
以上載銀技術,都是利用化學反應生成銀,需要將載體浸入化學藥液進行反應沉積,銀與載體的結合強度不高,并且在制備過程中,會產生廢液排放,污染環境。
中國專利CN100999815A公開了一種采用物理氣相沉積的方法制備抗菌紡織材料,但這種方法,無法讓載體內部獲得一層銀膜,因此,其銀的比表面積較低,活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載銀多孔玻璃濾材及其制備方法,解決現有制備載銀材料,特別是載銀多孔玻璃濾材的方法易產生廢液污染環境,制得的材料銀的比表面積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載銀多孔玻璃濾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玻璃發泡粉;在所述玻璃發泡粉表面鍍上銀層,形成載銀玻璃發泡粉;將所述載銀玻璃發泡粉與玻璃微粉均勻混合;將混合均勻的粉體送進高溫加熱爐進行燒結;將燒結形成的多孔玻璃板進行破碎處理,形成載銀多孔玻璃濾材。
進一步的,所述載銀玻璃發泡粉的形成步驟為:將銀靶材放入真空濺射鍍膜設備的濺射室;向濺射室充入惰性氣體至真空壓力為0.1帕至10帕;將玻璃發泡粉裝入濺射室,并從濺射室頂部自由下落,同時開始濺射鍍膜,形成載銀玻璃發泡粉。
進一步的,所述濺射電流為10安培至20安培。
進一步的,所述惰性氣體為氬氣。
進一步的,所述燒結溫度為700~850℃,燒結時間為10~20分鐘。
進一步的,所述載銀玻璃發泡粉與玻璃微粉采用機械混合法混合。
一種載銀多孔玻璃濾材,其采用上述載銀多孔玻璃濾材的制備方法制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
1、在玻璃發泡粉表面鍍銀,使得燒結時,玻璃發泡粉經過反應膨脹后,其表面的銀層便粘附在發泡形成的孔洞內表面,從而實現了多孔材料內部的鍍銀處理,由于只需對玻璃發泡粉表面鍍銀,用銀量少,更經濟環保;
2、采用物理氣相沉積的方法,利用濺射鍍膜,在玻璃發泡粉表面沉積一層均勻的銀膜,沒有廢水和廢氣排放,綠色環保;?
3、載銀玻璃發泡粉與玻璃微粉,采用常規高溫加熱,就可以獲得載銀多孔玻璃濾材,工藝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形成載銀玻璃發泡粉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制備的多孔玻璃濾材截面示意圖。
圖4a為無載銀多孔玻璃濾材截面的電子顯微照片。
圖4b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制備的載銀多孔玻璃濾材截面的電子顯微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現有制備載銀材料的方法中,大多采用化學沉積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會使銀層與基材的結合不夠緊密,而且制備過程中會產生化學溶液的廢液,易造成環境污染。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發明人提出一種解決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如圖1所示,步驟S11:提供玻璃發泡粉;步驟S12:在所述玻璃發泡粉表面鍍上銀層,形成載銀玻璃發泡粉;步驟S13:將所述載銀玻璃發泡粉與玻璃微粉均勻混合;步驟S14:將混合均勻的粉體送進高溫加熱爐進行燒結;步驟S15:將燒結形成的多孔玻璃板進行破碎處理,形成載銀多孔玻璃濾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環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環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45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