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的建筑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2711.1 | 申請日: | 2012-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4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泰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泰和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E04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體 二次 回流 建筑物 | ||
1.一種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的建筑物為不需使用外部機械回轉動能或電動機的動力,而通過具壓力的溫能流體,通過呈串聯或并聯或串并聯的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及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中的流體致動裝置(200),而由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釋放出溫能,及由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中的流體致動裝置(200)產生回轉動能,而直接或經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210)驅動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供泵動二次流體通過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使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對二次流體作致冷或致熱的釋溫,以及將上述裝置設置于封閉式或半開放式建筑物之中,并通過具溫能流體所驅動的流體致動裝置(200)驅動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以泵送二次流體通過設置于建筑物的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及二次流體導流片(600)及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再進入建筑物內由二次流體構成的溫差體空間,而通過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及溫差體空間的含溫能二次流體,其中部分具溫能的二次流體被回流至建筑物的二次流體入口,經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再度泵送而構成二次流體的回流循環。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的建筑物包括應用于半開放式建筑物中,而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為設置于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中接近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位置,其主要構成如下:
--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為由導熱材料制成的熱交換裝置,具有供溫能流體通過的流路,以及對同時通過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外部的二次流體釋放溫能的熱交換結構所構成,供呈直立或傾斜設置于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中,接近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的位置;
--熱交換裝置溫能流體入口(1001):為供對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輸入溫能的流體;
--熱交換裝置溫能流體出口(1002):為供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輸出溫能的流體;
--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為由一個以上流體致動裝置(200)及一個以上的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所構成,而于流體致動裝置(200)通過具壓力的溫能流體時,驅動流體致動裝置(200)而由轉軸(201)輸出回轉動能,供直接驅動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或經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210)的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輸入軸(220)驅動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
--溫能流體輸入口(101)、溫能流體輸出口(104):為供輸入驅動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的流體致動裝置(200),及使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產生致冷或致熱的溫能流體;
--流體致動裝置的流體入口(102)、流體致動裝置的流體出口(103):為供輸入及輸出通過流體致動裝置(200)的溫能流體,以由轉軸(201)輸出回轉動能;
--溫能流體管路(105):為依溫能流體的性質及溫度所選用的溫能流體管路結構,供由溫能流體輸入口(101)輸入來自溫能流體供給源的溫能流體,通往流體致動裝置(200)及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再由溫能流體輸出口(104)流出,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及流體致動裝置(200)通過溫能流體管路(105)作聯結,兩者間通過溫能流體管路(105)作聯結的溫能流體流路,包括呈串聯或并聯或串并聯;
--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為由作回轉泵送流體的葉片組所構成,供接受來自流體致動裝置(200)被具壓力的溫能流體所驅動的轉軸(201)直接驅動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或由轉軸(201)對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210)的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輸入軸(220)輸入回轉動能,而由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210)的磁性非接觸的隔離式傳動裝置輸出軸(221)驅動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以泵送二次流體由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入口(203)吸入及由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出口(204)泵出,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入口(203)與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出口(204)之間具有隔板(205),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出口(204)所泵送的二次流體經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二次流體導流片(600)、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二次流體出口(750)以由溫能流體經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對二次流體釋放出溫能;
--半開放建筑物(300):為具有至少一側立面建筑物結構及一頂部建筑物結構以供設置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含流體致動裝置(200)及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的流體致動裝置總成(20)、溫能流體管路(105)、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二次流體導流片(600)、二次流體入口(700)以構成此項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的建筑物,以及形成部分二次流體的循環泵送;
--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為由半開放建筑物(300)內部的結構或另行設置的流體管路所構成,供引導由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所泵送的二次流體,流經二次流體導流片(600)及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及二次流體出口(750),進入半開放建筑物(300)內部供泵入二次流體的溫差體空間,而其中部分含溫能流體由二次流體入口(700)回流至二次流體泵送機組(202)的二次流體入口(700);
--二次流體導流片(600):為一片以上呈板狀或片狀或具引流斜面的二次流體流向引導結構所構成,供設置于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的二次流體進入側(110),或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的二次流體流出側(120)的兩側或其中的一側的二次流體流路結構(500),用以將二次流體作分流,以使二次流體均勻通過具流路的熱交換裝置(100)及進入半開放建筑物(300)中的溫差空間;
--二次流體入口(700):為設置于半開放建筑物(300)的溫差空間與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入口(203)間的建筑物結構,以供吸入外部二次流體及吸入部分具溫能的二次流體回流進入二次流體泵送機組的二次流體入口(2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泰和,未經楊泰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271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刻設備、襯底臺和器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運行內燃機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