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空壓機氣缸內的活塞桿裝卸保護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2810.1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7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辛良元;曹林國;李德華;董稹;付孝文;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氣體壓縮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9/00 | 分類號: | 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譚小容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空壓機 氣缸 活塞桿 裝卸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壓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活塞桿的裝卸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空壓機中氣缸內使用的活塞桿3由桿部3a、六方部3b和螺紋部3c組成,活塞桿3通過螺紋部3c與十字頭連接件螺紋連接,并通過鎖緊螺母鎖緊。在氣缸內裝有多組填料,每組填料由三個填料單元組成,三個填料單元分別為紫銅制成的阻流環4、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密封環5和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阻氣環6。密封環5和阻氣環6由多瓣零件拼成并由拉伸彈簧7組合在一起,密封環5和阻氣環6的直徑在拉伸彈簧7的作用下縮小,密封環5和阻氣環6為易損件。
在氣缸內安裝活塞桿3前,填料單元已安裝在氣缸內,活塞桿3在氣缸內裝拆時,活塞桿3的六方部3b和螺紋部3c常常損壞填料易損件,從而影響氣缸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活塞桿在氣缸內裝拆時,造成氣缸內填料元件中易損件的損壞,從而提高氣缸的密封性,延長填料元件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空壓機氣缸內的活塞桿裝卸保護裝置,關鍵在于:由導筒和引導頭組成,所述引導頭的前端為球面,引導頭的后端通過外螺紋與導筒的前端相連,引導頭通過內螺紋與活塞桿的螺紋部相連,活塞桿的螺紋部和六方部罩在活塞桿裝卸保護裝置內,導筒和引導頭的外徑比活塞桿的桿部直徑小,導筒的后端位于活塞桿的桿部與六方部之間的錐形過渡面上。
所述導筒的后端是由內錐面和外錐面形成的尖角構成,導筒的內錐面與活塞桿在該處的錐形過渡面匹配,導筒的外錐面與導筒的外圓柱面之間倒圓角R。引導頭與活塞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在導筒內設置內錐面與活塞桿在該處的錐形過渡面匹配,保證了活塞桿裝卸保護裝置與活塞桿裝配時的同軸度,方便設置較短的螺紋段,便于引導頭與活塞桿的擰進擰出;同時,導筒的尖角始終小于活塞桿的外徑,導筒的外錐面與導筒的外圓柱面之間倒圓角R,避免了尖角外露與填料元件接觸從而損壞易損件。
優選為,所述導筒和引導頭的外徑比活塞桿的桿部直徑小0.5mm,導筒的外錐面與導筒的外圓柱面之間倒圓角R2mm。
所述導筒的外圓柱面與活塞桿的桿部的距離L小于氣缸內填料元件的厚度;由于導筒與活塞桿在接口位置處形成小于填料元件厚度的凹陷部分,避免填料元件在拉伸彈簧的作用下掉進凹陷部分造成卡阻。
優選為,所述導筒的外圓柱面與活塞桿的桿部的距離L比氣缸內填料元件的厚度小2.5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裝卸保護裝置裝在活塞桿外,活塞桿穿過氣缸內的填料元件進行安裝及拆卸時,裝卸保護裝置將活塞桿的螺紋部和六方部完全隔離保護起來,避免活塞桿損壞填料元件中的易損件,保證了氣缸的密封性能,延長了填料元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空壓機中氣缸內使用的活塞桿和填料元件。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D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一種用于空壓機氣缸內的活塞桿裝卸保護裝置,由導筒1和引導頭2組成。引導頭2的前端為球面,避免引導頭2損壞填料元件。引導頭2的后端通過外螺紋與導筒1的前端相連,引導頭2內設置喲內螺紋用于與活塞桿相連。
結合圖4可知,引導頭2通過內螺紋與活塞桿3的螺紋部3c相連。活塞桿3的螺紋部3c和六方部3b罩在活塞桿裝卸保護裝置內,導筒1和引導頭2的外徑比活塞桿3的桿部3a直徑小,導筒1的后端位于活塞桿3的桿部3a與六方部3b之間的錐形過渡面A上。
優選為,導筒1的后端是由內錐面B和外錐面C形成的尖角構成,結合圖1——圖3,導筒1的內錐面B與活塞桿3在該處的錐形過渡面A匹配,導筒1的外錐面C與導筒1的外圓柱面之間倒圓角R,內錐面B能保證裝卸保護裝置與活塞桿3裝配時的同軸度。也可以將引導頭2與活塞桿3的螺紋部3c之間的螺紋連接段設置得足夠長,而不再設置內錐面B保證裝配同軸度,但是螺紋連接段設置長后,擰進擰出會非常費時。
導筒1和引導頭2的外徑比活塞桿3的桿部3a直徑小0.5mm為宜,導筒1的外錐面C與導筒1的外圓柱面之間倒圓角R2mm為宜。
導筒1的外圓柱面與活塞桿3的桿部3a的距離L小于氣缸內填料元件的厚度。通常,填料元件的厚度為5mm,導筒1的外圓柱面與活塞桿3的桿部3a的距離L比氣缸內填料元件的厚度小2.5mm為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氣體壓縮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氣體壓縮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28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撓性印刷線路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雙輥式滾壓成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