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近α鈦合金在α+β兩相區獲得三態組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73254.1 | 申請日: | 2012-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8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超;楊合;曹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F1/18 | 分類號: | C22F1/18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榮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合金 兩相 獲得 三態 組織 方法 | ||
1.一種近α鈦合金在α+β兩相區獲得三態組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α+β兩相區鍛造;
將電阻爐加熱至低于β轉變點30~50℃;將鈦合金的坯料放入電阻爐中;電阻爐升溫至低于β轉變點30~50℃開始保溫;保溫時間為25~120min;將模具加熱至低于鈦合金β轉變點40~60℃;坯料保溫結束后,將坯料置于模具中,通過常規鍛造方法將該坯料變形為鍛件;根據該坯料的鍛比確定鍛造火次:若該坯料的為鍛比≤70%,則單火次加載完成變形;若該坯料的鍛比>70%,則兩火次加載完成變形,且兩火次中該坯料的鍛比相同;
所述變形壓下速度為0.2~0.4mm/s;變形后通過水冷或空冷方式將鈦合金冷卻至室溫,得到鈦合金鍛件;
步驟二,第一次熱處理;將電阻爐加熱至低于鈦合金β轉變點10~20℃;將得到的鈦合金鍛件放入電阻爐中,將電阻爐升溫至低于鈦合金β轉變點10~20℃后開始保溫;保溫時間在兩相區鍛造前保溫時間基礎上增加60min;保溫結束后在10s內將鍛件浸沒水中,通過水冷方式將該鍛件冷卻至室溫,使鈦合金鍛件組織成為α等軸+馬氏體;
步驟三,第二次熱處理;將電阻爐加熱至低于鈦合金β轉變點50~60℃;將組織為α等軸+馬氏體的鈦合金鍛件放入電阻爐中,將電阻爐升溫至低于鈦合金β轉變點50~60℃開始保溫;保溫時間在兩相區鍛造前保溫時間基礎上增加60~90min;保溫時間為140min;保溫結束后取出鍛件空冷至室溫,使鍛件組織改變為α等軸+α條片+β轉,即獲得了三態組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325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