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觸控面板及電性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3276.3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38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宏成;林裕生;鄧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1R31/28;H05K1/11;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艷杰;張浴月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面板 結構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包括:多個走線、多個接合焊盤以及至少兩個走線延伸部。走線設置于一透明基板上。透明基板具有一觸控感測區及圍繞觸控感測區的一邊框區,且走線位于邊框區內。接合焊盤及走線延伸部設置于透明基板的邊框區。接合焊盤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其中接合焊盤的第一側對應連接于走線,且走線延伸部自接合焊盤的其中兩者的第二側朝邊框區的外緣延伸。本發明也揭示一種觸控面板及一種電性檢測方法。本發明可增加走線的布線彈性,并可縮小柔性電路板的尺寸及降低其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走線設計,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觸控面板及一種電性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具有觸控面板的電子產品(例如,手提電腦、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PDA)、平板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數字相機及手機等)能夠透過手指、觸控筆(stylus)或尖筆等執行輸入的功能而漸漸受到矚目與普及。
一般而言,觸控面板包括具有黑色邊框的玻璃蓋板以及具有觸控感測層及多個走線設置于其上的承載基板(或稱為感測基板)。每一走線的一端連接至觸控感測層內對應的感測電極,而另一端則具有一接合焊盤,其透過異方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ACF)接合至一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以與其他電路形成電性連接。因此,觸控面板的接合焊盤與柔性電路板接合后,異方性導電膠功能正常與否勢必影響后續觸控面板的操作。由于接合焊盤位于透明的感測基板上,因此一般采用目測(visual inspection)方式來判定異方性導電膠功能正常與否。
然而,為了降低觸控面板的整體厚度,觸控感測層及走線整合于具有黑色邊框的單一玻璃蓋板上。如此一來,由于觸控面板的接合焊盤通常位于玻璃蓋板的黑色邊框區,因此難以再采用上述目測方式來判定異方性導電膠功能正常與否。
因此,目前有人以柔性電路板上的電性測量來取代目測方式。例如,在接合焊盤外側額外設置測試焊盤(或稱為虛置焊盤(dummy pad)),且測試焊盤在與柔性電路板接合后,于柔性電路板上對應測試焊盤的電極上進行電性檢測。
額外設置的測試焊盤會限制走線的布線彈性。再者,柔性電路板必須與接合焊盤及測試焊盤接合,因而增加柔性電路板的尺寸及其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其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利用設置走線延伸部取代測試焊盤(虛置焊盤),以增加走線的布線彈性,同時避免增加柔性電路板的尺寸。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包括:多個走線,設置于一透明基板上,其中透明基板具有一觸控感測區及圍繞觸控感測區的一邊框區,且走線位于邊框區內;多個接合焊盤,設置于透明基板的邊框區,且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其中接合焊盤的第一側對應連接于走線;以及至少兩個走線延伸部,設置于透明基板的邊框區,且自接合焊盤的其中兩者的第二側朝邊框區的外緣延伸。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前述實施例的走線結構;一柔性電路板,其具有對應接合焊盤的多個輸入焊盤及多個輸出焊盤,且輸入焊盤接合至接合焊盤;以及一異方性導電膠配置于走線結構與柔性電路板之間。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性檢測方法,包括:提供前述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以及量測每一走線延伸部與對應的輸出焊盤之間的電阻值。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包括:一走線,設置于一透明基板上,透明基板具有一觸控感測區及圍繞觸控感測區的一邊框區,且走線位于邊框區內;一接合焊盤,設置于透明基板的邊框區,且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其中接合焊盤的第一側對應連接于該走線;以及一走線延伸部,設置于透明基板的邊框區,且自接合焊盤朝該邊框區的外緣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32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