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泡花堿沉淀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29286.1 | 申請日: | 2012-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6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法海;董雷;周連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東岳羅地亞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lián)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 地址: | 26611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泡花堿 沉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泡花堿沉淀裝置。
背景技術
硅酸鈉俗稱泡花堿,是一種水溶性硅酸鹽,具有粘結力強、強度較高,耐酸性、耐熱性好等優(yōu)點,被廣泛的應用于分析試劑、防火劑和黏合劑。泡花堿液體料的沉降是影響液體料和將來制備成的白炭黑等材料品質的重要因素。由硅砂和燒堿煅燒生成的固體硅酸鈉含有氧化鐵和氧化鋁等雜質,當要將泡花堿制備成白炭黑時,為了將其中的雜質清除,需要將固體泡花堿用靜壓釜溶解為液體,其中的雜質等通過沉淀裝置沉淀到底部,只取沉淀裝置中的上清液。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沉淀裝置通常采用沉降罐,從靜壓釜中溶化得到的液體泡花堿輸送到沉降罐中進行沉降,沉降后取上清液送往下個環(huán)節(jié)。由上可知,在從沉降罐中將上清液取走后,需要清理沉降罐底部的沉淀物,在此過程中,需要暫停向沉降罐中注入液體泡花堿,導致現(xiàn)有技術中沉淀裝置的無法實現(xiàn)連續(xù)沉淀,生產效率較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泡花堿沉淀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沉淀裝置的無法實現(xiàn)連續(xù)沉淀,生產效率較低的缺陷,實現(xiàn)通過泡花堿沉淀裝置實現(xiàn)連續(xù)沉淀,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泡花堿沉淀裝置,包括輸入管道、輸出管道和多個沉降罐,所述沉降罐的底部設置有漏斗形結構,所述沉降罐的頂部設置有進口和溢流口,所述沉降罐的罐身底部設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漏斗形結構上部,所述漏斗形結構的底部設置有排污口;所述輸入管道分別通過第一閥門與所述沉降罐的進口連接,所述沉降罐的出口分別通過第二閥門與所述輸出管道連接;對于相鄰兩個所述沉降罐,其中一所述沉降罐的出口通過第三閥門與另一所述沉降罐的進口連接,其中一所述沉降罐的溢流口通過第四閥門與另一所述沉降罐的進口連接。?
本發(fā)明提供的泡花堿沉淀裝置,通過將多個沉降罐連接在一起,通過控制各個閥門的開關可以實現(xiàn)多個沉降罐串聯(lián)連接,從而通過多級沉淀以獲得含雜質更少的上清液,從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而沉降罐底部設置為漏斗形結構,通過漏斗形結構可以有效的將雜質收集在漏斗形結構的底部并通過排污口排出,在排污過程中不影響漏斗形結構上部的出口向外輸送上清液,從而無需停運泡花堿沉淀裝置以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上所述的泡花堿沉淀裝置,所述沉降罐的出口還連接有輸送泵裝置,所述輸送泵裝置分別與所述第三閥門和所述第四閥門連接。
如上所述的泡花堿沉淀裝置,所述輸送泵裝置包括并聯(lián)在一起的兩個泵。
如上所述的泡花堿沉淀裝置,所述泵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六閥門。
如上所述的泡花堿沉淀裝置,所述沉降罐上設置有兩個出口,每個所述出口還連接有第七閥門,所述第七閥門與所述輸送泵裝置連接。
如上所述的泡花堿沉淀裝置,還包括固液分離器;所述漏斗形結構的底部設置有兩個所述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連接有第八閥門,其中一所述排污口通過所述第八閥門與所述固液分離器連接,所述固液分離器通過第九閥門與所述輸入管道連接。
如上所述的泡花堿沉淀裝置,對于相鄰兩個所述沉降罐,其中一所述沉降罐的溢流口通過第十閥門與另一所述沉降罐的溢流口連接。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泡花堿沉淀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泡花堿沉淀裝置實施例中沉降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泡花堿沉淀裝置實施例中輸送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東岳羅地亞化工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東岳羅地亞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92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