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向量分解法的光伏跟蹤系統跟蹤精度的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7686.2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5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穎華;黃晶生;劉美茵;牛晨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C1/00 | 分類號: | G01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向量 解法 跟蹤 系統 精度 測量方法 | ||
1.一種基于向量分解法的光伏跟蹤系統跟蹤精度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確定光伏組件安裝位置和安裝朝向;
(2)判斷使用何種光伏系統,若為單軸光伏跟蹤系統,則利用電子量角器確定所述光伏組件仰角并測試所述光伏組件全天方位角運行情況,并記錄測試日期和測試結果;若為雙軸光伏跟蹤系統,則測試所述光伏組件全天方位角以及仰角運行情況,并記錄測試日期和測試結果;
(3)將所述測試結果利用向量分解法對所述光伏系統跟蹤精度進行計算判定,得到所述光伏系統跟蹤精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利用向量分解法計算包括如下步驟:
1)建立坐標;
2)計算測試當日太陽運行位置參數;
3)將太陽高度角歸結至空間坐標系,用單位向量Vs表示;
4)將光伏組件法線角度歸結到空間坐標系,單位向量Vp表示;
5)根據朗伯余弦定理,計算太陽光線與太陽能板法線之間的夾角θ,并將平面輻照度轉化為太陽能板上垂直輻照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建立坐標時,根據光伏組件原始位置,求出原始位置處的法向量,計算法向量與天頂坐標之間的夾角;在轉軸轉動時,計算任意轉動時刻法向量與原始位置法向量夾角τ。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位置參數包括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采用傳統工程法或SPA算法計算測試當日太陽運行位置參數。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Vs表示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768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