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小U型管全自動彎管及套焊環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0082.5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9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潘炎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廬千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26 | 分類號: | B23P1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全自動 彎管 環生 工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小U形管全自動彎管及彎管套焊環生產工藝,用在空調機組生產。
【背景技術】
空調機在制造過程中需要盤管作為換熱器管,盤管在制作時先將直管彎成長U形管,再用一組短U形管將一組長U型管焊接起來,目前企業在小U形管制作工藝是:首先使用彎管裝置彎U形管,然后因為有屑使用鋸片切割彎管兩端,進一步采用稀鹽酸二次清洗銅屑,然后整形,進一步套焊環,然后檢測包裝入庫。
因為上述加工工藝采用的是多個加工裝置分機加工,然后進行分切、彎、整形、套箍的多道加工工序,因為工序復雜生產效率較低,采用該工藝因為需要鋸片切割,這樣被鋸掉的銅管浪費部分占到20%以上,多臺機加工增加電力消耗和人工浪費,稀鹽酸二次工序耗用稀鹽酸水需要上千噸/年,同時稀鹽酸清洗造成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適用范圍廣的一種空調小U形管全自動彎管及彎管套焊環的生產工藝及方法。本發明由在一臺機器上自動完成上料、彎、套箍整形多個工序為一機完成。該裝置和生產工藝和現有技術相比可以節約被鋸片鋸掉的銅管20%,節約用電量4倍,節約勞動力5倍,節省稀鹽酸千噸/年,減少環境污染。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空調小U形管全自動彎管及套焊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是,由銅管彎管系統和小U管套焊環系統兩個操作部分組成,彎管工藝,由自動給管料斗將管料送到供管控制裝置由供管控制器按機械運轉的節拍速度將管料送到伸縮桿推管器的槽孔中由往復運動的伸縮桿推管器的伸縮桿推至彎小U管彎管模的工位,由球頭芯桿推動器將球頭芯桿推進紫銅管內的彎管所需的位置,由彎管驅動器帶動小U彎管模旋轉完成彎管工藝,再由往復運動的小U管提取臂將小U管提取臂的一端設有與小U管形狀相同的腔口與小U管彎管模的中心自動對準,由小U管頂出裝置將彎好的小U管從小U管彎管模中頂出到小U管提取臂一端的形腔中,再由小U管提取臂縮回到小U管整形工位處與小U管整形裝置自動對準,再由整形驅動器將整形裝置中的頂套頂桿中的頂套先頂緊在小U管的兩條直管圓壁的端面上,并將小U管的兩條直管的外經套在頂套的一段內圓中,再由整形驅動器將整形一端中的頂桿頂進小U管兩條直管的內孔中縮回完成整形步驟,再由小U管提取臂將整形過的小U管帶回到套焊環工位處對準套焊環裝置,由自動供焊環料斗將焊環送至套焊環裝置由套焊環裝置中的頂套頂桿中的頂桿先將焊環套在芯桿外圓的一端時頂套頂桿同時繼續往前推進,
當芯桿的一段插入小U管的直管內孔時頂套繼續往前將焊環壓到小U管的直管處的所需位置,當完成套焊工序時由小U管頂出裝置頂出套好焊環的小U管,小U管自然的掉在出料斗的槽口滑倒所需的成品容器中,完成一個彎管套焊環的一個周期。達到提高生產率目的。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減少原材料消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電量消耗和人工浪費,同時減少稀鹽酸使用,減少生產工藝對環境的影響。
為使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和技術內容,詳見本發明附圖和實施方式,然而所附圖式僅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是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附圖說明】
圖為本發明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廬千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桐廬千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00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