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正極材料尖晶石型錳酸鋰制備過程中氧缺陷的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4080.5 | 申請日: | 201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9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琦;張連君;孫慧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1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 正極 材料 尖晶石 型錳酸鋰 制備 過程 缺陷 修復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正極材料尖晶石型錳酸鋰制備過程中氧缺陷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以碳酸鋰和電解二氧化錳為主要反應物質,摻雜氫氧化鋁;
(2)、按照配比稱量各反應物,放入臥式球磨罐中粗混;
(3)、將粗混后的物料放入自動造粒機中細混,細混結束后直接在造粒機中進行造粒;
(4)、將造粒物料放入烘箱中干燥,待干燥完成后放入氣氛爐進行一次煅燒;
(5)、將一次煅燒后的物料解碎,進行鋰的補充后,二次煅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正極材料尖晶石型錳酸鋰制備過程中氧缺陷的修復方法,其特征是:各反應物質量配比為728∶101∶319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正極材料尖晶石型錳酸鋰制備過程中氧缺陷的修復方法,其特征是:進行組混的時間為0.5h,細混為20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正極材料尖晶石型錳酸鋰制備過程中氧缺陷的修復方法,其特征是:造粒是用5%或3%的聚乙烯醇(PVA)作粘合劑,物料中水分含量10%-20%,干燥溫度為1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正極材料尖晶石型錳酸鋰制備過程中氧缺陷的修復方法,其特征是:進行二次煅燒,一次煅燒是指1h從室溫升溫至350℃,在該溫度下保溫4h,再1h升至950℃保溫5h,然后2h降至650℃保溫15h,最后自然降溫;二次煅燒是2h升至650℃保溫26h自然降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40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