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井支護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7249.6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81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龍;聶偉榮;林杰;劉昕;孟凡輝;郭晨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山河礦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7/00 | 分類號: | E21D1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鄧建輝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井 支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用支護機構,特別是涉及大型巷道支護的礦井支護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巷道頂板支護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采用井下掘進機截割部上的托梁器進行支護,其弊端是較重的鋼梁架設到機器截割部上費時費力,此操作基本靠人工直接完成,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礦井下經常出現人員負傷現象,嚴重時有人員死亡;二是按目前普遍流通的方式采用機載臨時支護,此支護大大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性,但此種方式仍然無法滿足鋼梁裝載至支護上,仍需人工搬運,無法實現全面機械化,且此支護無法滿足大型巷道架設較重型鋼梁等工件的需要;對此弊端,本發明設計支護車可滿足大型巷道復雜情況的支護,在極大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支護機械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滿足大巷道頂板支護需要,提高支護的安全性的礦井支護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礦井支護車,整機本體安裝在行走裝置上,在所述的整機本體上設有軌道,在所述的軌道上設有滑行的臺車,支臂的下端鉸接在所述的臺車上,所述的支臂的上端鉸接有能固定安裝待架鋼梁的護板上,油缸一端與所述的支臂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的整機本體鉸接,在所述的整機本體上設有整機控制系統、機器電器系統和整機泵站系統。
所述的整機控制系統設置在所述的整機本體的左側前端,所述的機器電器系統設置在所述的整機本體的左側后端,整機泵站系統設置在所述的整機本體的右側。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礦井支護車,將待架鋼梁固定在護板上,護板與支臂鉸接,設在支臂可以由在軌道上滑行的臺車承載,支臂回轉升降由油缸控制完成。此機器整機部件由行走裝置承載。與司機同向位置左側前端為整機控制系統,左后為機器電器系統,右側為整機泵站系統。本發明結構緊湊,性能可靠,安全性高,可以滿足大巷道頂板支護需要,更能提高支護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解決了大型巷道頂板鋼梁等工件支護困難及危險的問題。本機構具有簡單操作、可靠性高、安全性能符合國家標準等要求的特點。本機器電器部分采用的元件均符合國家安全要求,電器系統均有煤安要求,液壓系統采用國外知名專業系統設計,為保證工作安全性及可靠性,整機機械部分均有模擬運行計算分析。整機支臂回轉理論值可以在160°,為解決回轉中死點問題,采用臺車配合支臂、由油缸來完成此困難運行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支臂運行軌跡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工作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和圖3,整機本體9安裝在行走裝置10上,在整機本體9上設有軌道7,在軌道7上設有滑行的臺車8,支臂3的下端鉸接在臺車8上,支臂3的上端鉸接有能固定安裝待架鋼梁1的護板2上,油缸5一端與支臂3鉸接,另一端與整機本體9鉸接,整機控制系統4設置在整機本體9的左側前端,機器電器系統11設置在整機本體9的左側后端,整機泵站系統6設置在整機本體9的右側。
參見圖2和圖3,工作方式:
步驟1:將待架鋼梁1與護板2固定,固定方式可根據用戶需要設計,護板2形式可以根據用戶支護形式設計,或隨主機佩帶多種護板來滿足用戶需要。
步驟2:支臂3回轉,臺車8與油缸5配合使支臂3轉過鉸接死點。
步驟3:支臂3將待架鋼梁1運送至頂板,并按規定承載靠緊頂板,工作人員打錨孔、安裝錨桿、錨索等工作。
步驟4:拆除護板2與待架鋼梁1之間的連接,重復以上步驟收回,進行下一次支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山河礦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山河礦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72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