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嘴與輪框襯帶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4007.7 | 申請日: | 2012-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8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溫芫鋐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芫鋐 |
| 主分類號: | B60C29/00 | 分類號: | B60C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框襯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用于輪胎的氣嘴及襯帶結構,特別關系于一種具有良好氣密效果及結構強度與安裝便利的氣嘴與輪框襯帶結構。
背景技術
習知的輪胎皆使用氣嘴做為充氣的媒介,氣嘴通常設置于輪框上,藉以控制輪胎與外界間的氣體流通。
但習知的氣嘴如中國臺灣專利510315、M289391、M414521及M355175中所揭露的,多為適用于具有內胎的輪胎,由于內胎的封閉性質,本來就較少有氣密不完整而漏氣的現象,但上述專利所揭露的氣嘴若使用于無內胎式的輪胎,容易造成氣密不完整而漏氣。
更詳細地說,上述專利雖大多于氣嘴的底部設有橡膠制成的補強片,但其位置僅適用于內胎或管胎上,對于無內胎式的輪胎而言,其氣嘴設置于輪框上,而輪框本身為堅硬的材質,若內胎或管胎不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制成,于輪框上鉆孔設置氣嘴以及輪框與外胎的連接處皆容易造成漏氣,使用相當不便。
另外,美國專利US6,119,746中揭示了一種使用于無內胎輪胎的氣嘴結構,但因輪框上需開設兩個孔洞,而氣嘴與孔洞間僅僅只以一墊圈防漏,外胎與輪框間也無防漏措施,相當容易造成氣密不全而漏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嘴與輪框襯帶結構,具有較佳的氣密效果及輕量優點,且結構強度佳,制造步驟也更為簡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嘴與輪框襯帶結構,包含:
一輪框襯帶,該輪框襯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第一面沿該輪框襯帶的長度方向延伸成一環形平面;
一預定長度的氣嘴本體,該氣嘴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氣嘴本體形成有一入氣通道貫穿該第一端至該第二端,該氣嘴本體以其第一端與該輪框襯帶的第一面以模制方式包結為一體,且該氣嘴本體的第一端具有一基部,該基部埋入該環形平面內而未凸出于該環形平面外,使該氣嘴本體與該輪框襯帶間具有較佳的結合力與牢固性;
一預定長度的閥桿,穿設于該氣嘴本體的入氣通道中,該閥桿能控制該氣嘴本體的入氣通道是否能供氣體通過。
藉此,該輪框襯帶與該氣嘴本體的一體包結方式能提供良好的氣密效果與結構強度。
較佳地,所述氣嘴本體為一體成型。
較佳地,所述基部的外徑大于所述氣嘴本體其他部分的外徑,且所述基部與所述氣嘴本體其他部分之間以一圓滑弧面連接。
所述氣嘴本體的第一端外壁與所述輪框襯帶接觸的區域設有外螺紋以增加與所述輪框襯帶的接觸面積。
較佳地,所述輪框襯帶的第二面形成有至少兩個凸肋,各該凸肋沿所述輪框襯帶長度方向延伸且距離所述第二面寬度的中點有一預定距離,當所述輪框襯帶裝設于一輪框中時,該些凸肋恰卡抵至該輪框的角落,以使所述輪框襯帶定位于該輪框。
所述輪框襯帶與所述氣嘴本體的基部位置對應的區域的厚度大于所述輪框襯帶不與所述氣嘴本體的基部位置對應的區域的厚度。
較佳地,當所述輪框襯帶裝設于一輪框時,該輪框的寬度足以包覆至一與該輪框連接的外胎內,使該外胎與該輪框的連接處被包覆而達到氣密效果。
較佳地,所述輪框襯帶寬度的兩側邊厚度小于所述輪框襯帶其他區域的厚度。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提供的氣嘴與輪框襯帶結構,能避免橡膠材料的龜裂而具有良好的氣密效果與結構強度,且易于安裝定位,制造也較為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的剖面圖。
圖5及圖6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輪框襯帶??11橡膠材料??12凸肋??2氣嘴本體??21入氣通道
22縮徑部??23基部??24圓滑弧面??25外螺紋??3閥桿??31密止部
32外伸桿段??4限位件??41氣口??6輪框??61穿孔??62穿孔??7外胎
71凸耳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1至圖4,本發明提供一種氣框與輪框襯帶結構,包含一輪框襯帶1、一氣嘴本體2及一閥桿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芫鋐,未經溫芫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40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及其增程式電動汽車
- 下一篇:字藝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