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濕砂烘干系統及應用其的干混砂漿攪拌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0123.2 | 申請日: | 2012-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4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潘煥;周亮;朱雙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5/04 | 分類號: | 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烘干 系統 應用 砂漿 攪拌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濕砂烘干系統及應用其的干混砂漿攪拌站。
背景技術
干混砂漿攪拌站生產用的原料砂多因含水率太高而不能直接用于干混砂漿生產,因此,原料砂使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烘干,使其含水率達到滿足干混砂漿生產要求的條件。目前,干混砂漿攪拌站的烘干系統多采用如圖1所示的濕砂進料方式,其主要組成包括:1′-熱風爐、2′-進砂管、3′-烘干機、4′-排料口、5′-導料板。濕砂經進砂管2′落至下方導料板5′,導料板5′將濕砂導入烘干機3′,熱風爐1′燃燒時產生700℃以上的高溫,為烘干機烘砂時提供足夠的熱能,烘干以后的砂子經排料口4′排出。因原料濕砂中含有一定量的泥或者石粉,導致其由進砂管落入到導料板時,在導料板上粘結,高溫狀態下,粘結的積料迅速燒結成塊。隨著生產的持續進行,導料板上積料越結越多,需要經常清理,否則會導致進砂管下部管口堵塞,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濕砂烘干系統中進砂管下部管口堵塞的技術問題。因此,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濕砂烘干系統,包括供熱裝置、進砂管、烘干機、排料口和刮料裝置,濕砂經所述進砂管導入所述烘干機,所述供熱裝置為所述烘干機烘砂時提供熱能,烘干以后的砂子經所述排料口排出,所述刮料裝置安裝在所述進砂管的下方,對所述進砂管的下方積料進行清理。
優選的,所述烘干機能夠轉動,所述刮料裝置與所述烘干機內壁連接固定,所述刮料裝置跟隨所述烘干機轉動而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刮料裝置包括支撐桿、轉動軸、刮料葉片,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轉動軸的一端連接,所述刮料葉片安裝在所述轉動軸上,所述支撐桿與所述烘干機內壁連接固定,使得所述刮料裝置能夠跟隨所述烘干機一起轉動。
優選的,所述刮料葉片與所述烘干機的對稱中心面設置0~60°的刮料角。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為兩根或兩根以上,所述支撐桿與所述轉動軸之間設置有斜撐。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支撐桿為三根,且所述三根支撐桿之間呈120°角分布。
可選的,所述刮料葉片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且呈交叉狀的分布在所述轉動軸上。
優選的,在所述進砂管的出料口下方設置有導料板,濕砂經所述進砂管落至所述導料板,所述導料板將濕砂導入所述烘干機,所述刮料裝置安裝在所述導料板的上方,對所述導料板上方的積料進行清理。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的是提供一種干混砂漿攪拌站,能夠解決現有干混砂漿攪拌站中濕砂烘干系統積料堵塞的技術問題,因此,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干混砂漿攪拌站,包括任一上述的濕砂烘干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無論濕砂烘干系統是否采用導料板結構,由于在進砂管的下方安裝了刮料裝置,因此可以解決進砂管下方濕砂堆積導致堵塞的技術問題;
2)多個刮料葉片交叉分布,使得刮料充分;
3)刮料葉片與烘干機的對稱中心面設置一定的刮料角度,使得刮料裝置能夠更好的將積料刮向烘干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圖1所示為現有干混砂漿攪拌站中濕砂烘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濕砂烘干系統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濕砂烘干系統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濕砂烘干系統中刮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濕砂烘干系統中刮料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2所示,本發明濕砂烘干系統包括供熱裝置1、進砂管2、烘干機3、排料口4和刮料裝置6,供熱裝置1優選熱風爐,也可以為燃煤爐、燃氣爐、燃油爐中的任意一種。
在本實施例中,烘干機3能夠轉動,刮料裝置6安裝在進砂管2的下方,且與烘干機3內壁連接固定,濕砂經進砂管2導入烘干機3,供熱裝置1為烘干機3烘砂時提供足夠的熱能,烘干以后的砂子經所述排料口4排出,刮料裝置6能夠跟隨烘干機3一起轉動,從而對進砂管2下方的積料進行清理。
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烘干機3也可以不轉動,而刮料裝置6自身能夠運動,通過刮料裝置6自身的運動實現對進砂管2下方的積料進行清理。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01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光譜檢測技術的檢測方法
- 下一篇:生物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