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0007.0 | 申請日: | 201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2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羅國春;鄧永強;張燁;張佳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1G1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聞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超載 現場 執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智能交通管理的監測技術,特別是用于通過公路橋涵的車輛狀態監測技術,具體的講是一種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
背景技術
車輛超載、超限和超速行為嚴重破壞公路橋涵,給交通運輸帶來很大安全隱患。目前,相關部門只能采取現場執法的方式進行交通管理,不但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養護管理工作難度,而且不能做到全面實時監控記錄。
車輛超載治理關注的信息主要為車輛重量、車型、行車速度以及非現場執法的舉證數據。而現有技術中的車輛動態稱重系統主要用于現場執法、超限檢測或者高速公路計重收費,因此不能實現車輛超載的非現場執法,更不能為車輛超載的非現場執法提供相關的舉證數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以解決車輛超載的非現場執法問題,并為非現場執法提供準確的檢測數據及決策依據。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該系統包括:車輛動態稱重裝置、視頻監測裝置和非現場執法服務器;車輛動態稱重裝置包括:多個稱重平臺,用于測量被測車輛的重量信號;信號采集單元,用于采集所述的重量信號,并將重量信號進行A/D轉換,生成重量數據;車輛分離單元,用于測量被測車輛的到達或離開狀態,生成車輛分離控制信號;數據處理單元,用于對重量數據和車輛分離控制信號進行處理,生成被測車輛的包含軸重、軸速、軸型和車行方向的稱重車輛狀態信息,并根據重量數據生成稱重采樣波形數據;數據發送單元,用于發送稱重車輛狀態信息和稱重采樣波形數據;視頻監測裝置,用于拍攝被測車輛的車輛視頻數據;非現場執法服務器,分別與車輛動態稱重裝置、視頻監測裝置相連接,用于接收稱重車輛狀態信息和稱重采樣波形數據、以及車輛視頻數據,并根據稱重車輛狀態信息、稱重采樣波形數據、以及對應的車輛視頻數據生成包含軸重、軸速、稱重采樣波形數據、車牌信息和行車過程信息的非現場執法舉證數據。
多個稱重平臺以預設的排列方式安裝在被測車輛行駛的車道上。
稱重平臺的數量N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L:單個稱重平臺的有效稱重長度,X:稱重平臺間的交錯距離,l:輪胎的接地長度,V:車輛的行駛速度,T:車輛的震動周期。
稱重平臺包括:稱臺、彎板或石英。
車輛分離單元包括:光柵分車器和/或線圈分車器。
視頻監測裝置包括:攝像頭,用于采集車輛通過卡口的車輛視頻數據;視頻數據處理單元,用于對車輛視頻數據進行抓拍、編碼和壓縮處理;視頻數據輸出單元,用于輸出壓縮后的車輛視頻數據。
非現場執法服務器包括:顯示單元,用于分區顯示行車過程信息、車牌號碼、歷史記錄和查詢交互界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采用視頻、稱重相結合的方式可完全監測路橋所有過車的狀態,為道路橋涵的交通管理、保護、監控所需及時、準確的檢測數據。同時,通過存儲的或生成的稱重采樣波形數據,可進行數據還原處理,保證了稱重數據的可復現性,解決了交通管理、超限超載治理、路橋保護監管等非現場執法的取證問題,避免了現場管理和執法帶來的人力物力浪費。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視頻監測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稱重平臺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稱重波形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擬合行駛軌跡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非現場執法服務器的顯示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00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Lidar測量數據的拼接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瓶蓋的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