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擺式投放試驗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8196.X | 申請日: | 201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4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俠;張鵬;多勐;于金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00 | 分類號: | G01M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擺式 投放 試驗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氣動實驗技術,具體說就是一種單擺式投放試驗裝置。
(二)背景技術
空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員投送及物資補給手段,在救災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應用將越來越廣泛。隨著突發事件及自然災害對救援人員及物資需求緊迫性的日益增強,用于投放的飛機、投放人員及物資的安全,以及投放人員及物資的準確投放等問題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由于投放人員及投放物離機的初始階段均處在復雜的干擾流場中,使投放人員及投放物與飛機分離的運動特性與在均勻流場中大不相同。不良的投放分離不僅影響投放的準確性,更嚴重的是會危及飛機的安全。為了判定投放人員及投放物從飛機上投放的安全性,通常利用模型在風洞里進行投放特性預測試驗,以了解投放人員及投放物在投放初始階段的分離運動姿態和軌跡,分析飛機在各種迎角、側滑角、飛行速度、飛行高度和投放物的外形及在飛機上投放位置等參數對投放物分離運動軌跡和姿態的影響,確定安全投放的參數范圍,為飛機投放參數提供試驗依據。而投放試驗裝置是投放試驗是否成功及獲取高質量試驗結果的關鍵技術之一。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擺式投放試驗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擺錘、內六角圓柱頭螺釘、支桿、立板、六角螺母、拖動螺母、連桿、十字槽盤頭螺釘、驅動系統、深溝球軸承、檔桿、擺距調節孔、撞針桿、撞針頂頭、撞針支座和投放物模型組成的,擺錘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連接支桿,支桿通過六角螺母連接立板,驅動系統通過十字槽盤頭螺釘連接連桿,連桿連接拖動螺母和深溝球軸承,拖動螺母連接檔桿,撞針支座連接撞針桿,撞針桿連接撞針頂頭,撞針頂頭連接投放物模型。
本發明一種單擺式投放試驗裝置,可實現飛機模型側艙門及貨艙門人員及貨物模型的投放試驗,裝置維護方便,拆裝便捷。試驗表明,該單擺式投放試驗裝置能獲得投放物模型不同的投放初速度,且重復性好。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設計原理圖;
圖4為投放裝置與撞針相對位置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舉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結合圖1-圖4,本發明一種單擺式投放試驗裝置,它是由擺錘(1)、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支桿(3)、立板(4)、六角螺母(5)、拖動螺母(6)、連桿(7)、十字槽盤頭螺釘(8)、驅動系統(9)、深溝球軸承(10)、檔桿(11)、擺距調節孔(12)、撞針桿(13)、撞針頂頭(14)、撞針支座(15)和投放物模型(16)組成的,擺錘(1)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連接支桿(3),支桿(3)通過六角螺母(5)連接立板(4),驅動系統(9)通過十字槽盤頭螺釘(8)連接連桿(7),連桿(7)連接拖動螺母(6)和深溝球軸承(10),拖動螺母(6)連接檔桿(11),撞針支座(15)連接撞針桿(13),撞針桿(13)連接撞針頂頭(14),撞針頂頭(14)連接投放物模型(16)。
實施例2:結合圖1-圖4,本發明安裝在飛機模型側艙門或貨艙門處,通過圖4所示擺距調節孔(12)將安裝在支桿(3)上的擺錘(1)調整到預定高度,擋桿(11)伸長至可支撐擺錘的位置,待達到投放條件時,驅動系統(9)可帶動配有深溝球軸承(10)的連桿(7)滑動,連桿(7)帶動拖動螺母(6)運動,進而使擺錘脫離擋桿(11)自由下落,擺錘自由下落擊打撞針桿(13)后通過撞針頂頭(14)撞擊投放物(16),投放物出艙,進而實現投放物的投放。擺錘(1)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與支桿(3連接,支桿(3)通過六角螺母(5)固定在擋板(4)上,檔桿(11)與拖動螺母(6)亦通過六角螺母連接,連桿(7)通過十字槽盤頭螺釘(8)與驅動系統(9)連接,驅動系統(9)可帶動配有深溝球軸承(10)的連桿(7)滑動。
實施例3:結合圖1-圖4,本發明是用于動力相似模型的低速風洞投放試驗裝置。在低速投放試驗中,不考慮馬赫數的影響,同時認為雷諾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保證弗勞德數Fr相等,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未經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19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經濟的毫米波RoF系統
- 下一篇:一種稀土鋁合金活塞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