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舶機艙出入工藝孔的分段建造階段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7448.7 | 申請日: | 201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4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濤;鄭軍;袁秋楓;程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世紀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9/06 | 分類號: | B63B9/06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專利事務所 32219 | 代理人: | 陸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機艙 出入 工藝 分段 建造 階段 安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建造,尤其涉及一種船舶機艙出入工藝孔的分段建造階段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機艙是船舶的心臟,里面布置了大量的設備及保證其正常運行與之連接的鐵件、管件、電附件。目前,盡管世界各大船廠采用了各種先進的工藝在分段建造階段安裝了大量的鐵件、管件、電附件,但尚有約1/3的附件需留到船臺(干船塢)或下水后安裝。當安裝這些附件時,尤其船臺分段合攏時接縫處裝焊打磨,艙內將帶入大量的灰塵,這些灰塵一時又無法從艙內排出而附于設備外表或進入其內,最終可能會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或使用壽命,船東對灰塵控制得也很嚴。另外,船臺安裝這些鐵件、管件、電附件時,需等機艙成型后進行,這樣施工人員將會繞行很長的路程,先從船臺上到甲板,然后又從甲板進入機艙內,對于長、重附件上上下下很不方便。為此,各大船廠在機艙區域都開設了出入工藝孔,該工藝孔一般設于輕載水線以上,在機艙內所有附件安裝結束后封堵。
機艙出入工藝孔開設時機各大船廠常規做法是選在船舶合攏階段,選擇在艙內設備和附件較少和外板線形變化平緩的區域開設。但是,由于機艙處外板線形前后上下級數相差較大,結構相對復雜,操作空間相對狹小,為減少灰塵和氧化物飛濺,一般從艙內向艙外切割,切下的結構因懸于空中吊移也較麻煩,因此施工環境及安全性都較差;同時因該工作只能純手工操作,切割邊緣成形差,并且切下的結構也需移至適當的地方保管,運輸期間也易使結構產生變形影響將來的復裝,因此施工質量保障性也較差。另外,將來該出入孔復裝時還需將其運至碼頭后借助吊車、專用工具和專用腳手安裝,水面施工安全性也較差,費時又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船舶機艙出入工藝孔的分段建造階段安裝方法,以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性,減少后續不必要的工作量,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建造成本。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船舶機艙出入工藝孔的分段建造階段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由機艙設計人員確定船舶分段建造階段工藝孔位置,該位置確保艙內對應位置設備和鐵件、管件和電舾裝件安裝最少,且方便人員出入;(2)在船體外板上劃出工藝孔位置;(3)開工藝孔;(4)制作工藝孔門;(5)裝門和鉸鏈。
本發明保證了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性,減少了后續不必要的工作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建造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船舶機艙出入工藝孔的分段建造階段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由機艙設計人員確定船舶分段建造階段工藝孔位置,該位置確保艙內對應位置設備和鐵件、管件和電舾裝件安裝最少,且方便人員出入;(2)在船體外板上劃出工藝孔位置;(3)開工藝孔;(4)制作工藝孔門;(5)裝門和鉸鏈。具體實施時,分段建造階段在船體外板上開工藝孔,將出入孔設計成一扇可開的門,裝上鉸鏈。這樣分段合攏后即可將門打開,船體和船臺間按上跳板后,施工人員即可隨意出入。另外,當機艙內舾裝件安裝結束后,只要輕輕將門關上后即可封堵。由于處于分段制作時期尚未形成圍蔽空間,主要設備也未安裝,因此就不必擔心切割產生的氧化物等的影響,同樣工人的施工環境也得到改善。這還省去許多中間環節,像空中吊裝、移運、復裝等,不僅改善了施工環境,而且質量和安全性又得到保障,同時還節省了好多作業工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世紀造船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世紀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4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調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識別機動車駕駛證行駛證真偽的便攜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