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3976.5 | 申請日: | 201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6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宋獻方;劉鑫;楊麗虎;于靜潔;李發東;張兵;張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7/62 | 分類號: | 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劉明華 |
| 地址: | 10010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同位素 組分 數據 校正 方法 | ||
1.一種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使用同位素質譜儀測定待測水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的過程中,每隔一組待測水樣測定一次標準水樣,直到測定完所有待測水樣后得到氫氧同位素的原始數據;然后對所述原始數據進行排序,找出標準水樣的變化趨勢,根據所述變化趨勢得到標準水樣的測定結果;最后根據標準水樣的測定結果,對待測水樣的測定結果進行校正,得到待測水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的更準確的測定結果;
在測定過程中選用H2和CO作為參考氣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待測水樣是指10個待測水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同位素的原始數據具體如下;測定過程中,每一個標準水樣和待測水樣的分析過程中均有6個峰值,而得到的氫氧同位素的原始數據中對應的是各峰的同位素組分,其中1、2峰的值分別對應的是連續兩次測定的參考氣體H2的氘同位素含量,記為δ2H值,5、6峰的值分別對應的是連續兩次測定的參考氣體CO的氧同位素含量,記為δ18O值,3、4峰的值分別是待測水樣或標準水樣中的氫、氧同位素含量,記為δ2H值和δ18O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原始數據進行排序,找出標準水樣的變化趨勢,根據所述變化趨勢得到標準水樣的測定結果是這樣實現的:
將待測水樣和標準水樣的6個峰值,按照峰值的大小和分析時間進行排序,在排序后的數據表中選出3、4峰對應的標準水樣的δ2H值、δ18O值,觀察標準水樣的δ值的變化,找出標準水樣的變化趨勢,然后根據所述變化趨勢得到標準水樣的測定結果δ標水原測,最后將得到的δ標水原測輸入到數據表中待測水樣δ值的后面;所述δ值包括δ2H值和δ18O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標準水樣的δ值的變化是這樣實現的:以測定的時間順序作為橫坐標,標準水樣的δ2H值和δ18O值作為縱坐標,將標準水樣的δ2H和δ18O值作散點圖,從所述散點圖中找出標準水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的變化趨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變化趨勢得到標準水樣的測定結果δ標水原測具體如下:
A,如果標準水樣的δ值整體上比較穩定、波動小,則計算所有標準水樣的平均δ值,該平均δ值即為δ標水原測,此時每個待測水樣所對應的δ標水原測均為此值;
B,如果標準水樣的δ值整體呈現遞增或者遞減趨勢時,各組待測水樣所對應的δ標水原測按等差序列變化,則根據等差數列公式計算得到各組待測水樣對應的δ標水原測;一個組中的所有待測水樣使用的是同一個標準水樣的δ標水原測;
C,如果標準水樣的δ值整體上比較平穩而只有少數變化較大的奇異點時,則刪除奇異點,計算所有其它點的平均δ值,該平均δ值即為每個待測水樣所對應的δ標水原測;
D,如果標準水樣的δ值變化比較大且規律不明顯時,則分析影響待測水樣測定的因素,查看測定水樣的出峰峰形,檢查測定結果;在排除影響因素后,重新分析測定待測水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定水的氫氧同位素組分時的數據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標準水樣的測定結果,對待測水樣的測定結果進行校正,得到待測水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的更準確的測定結果具體如下:
測定開始的時候,所述標準水樣被稱為工作標樣,其氫氧同位素組分是已知的,將工作標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記為δ工作標樣,該值是固定的;將原始數據中的待測水樣的同位素組分記為δ樣品原測;然后按照以下校正公式對待測水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進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待測水樣的氫氧同位素組分,記為δ樣品校正值:
得到δ樣品校正值后,結合待測水樣的信息,對結果進行分析,對于奇異點進行重新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397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