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源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062.7 | 申請日: | 201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4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汪澤文;王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2 | 分類號: | H01R13/502;H01R13/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源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源連接器。
背景技術
在電子電路中,電源連接器起到橋梁作用,用于將電流傳輸給電路中各個元器件,因此電源連接器性能的優劣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傳輸電路的最終性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電路的集成度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電子電路里越來越多的元器件的用電需要,電子電路要求電源連接器可以傳輸較大的電流,而當電源連接器傳輸的電流較大時,電源連接器在工作中發出的熱量較多,若熱量無法及時散出,容易導致電源連接器的溫度上升,當電源連接器的溫度過高時,電子電路的性能會受到影響。
同時,由于電子電路正在向著小型化方向發展,為了配合電子電路的體積小巧的要求,電源連接器的體積受到限制,而小巧的體積給解決電源連接器的散熱問題加大了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能夠解決體積小巧的電源連接器的散熱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電源連接器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電源連接器包括公端連接器和母端連接器,所述公端連接器包括至少一個端子組和用于收容所述端子組的第一絕緣殼體,所述母端連接器包括與所述端子組相配合的母端子組和用于收容所述母端子組的第二絕緣殼體,
所述端子組的各端子之間具有空隙,所述第一絕緣殼體設置有第一散熱孔和第二散熱孔,所述第一散熱孔與所述各端子之間的空隙相通;
所述第二絕緣殼體設置有第三散熱孔;
其中,所述公端連接器與所述母端連接器組合后,所述第三散熱孔與所述第二散熱孔相通。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由于端子組的各端子之間具有空隙,并且空隙與公端連接器的第一絕緣殼體的第一散熱孔相通,空隙內的空氣通過第一散熱孔與外界的空氣流動,帶走空隙處端子的部分熱量;類似的,在母端連接器的第二絕緣殼體上設置第三散熱孔,在母端連接器與公端連接器相結合后,母端連接器的第三散熱孔與公端連接器的第二散熱孔相通,空氣可通過第二散熱孔與第三散熱孔將端子與母端子電性連接處的部分熱量帶走,由此,空氣可將各個端子工作時產生的部分熱量通過公端連接器以及母端連接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散熱孔帶出電源連接器外,使得電源連接器內部的溫度不會過高,保證了電源連接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端子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端子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端子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公端連接器內端子組排布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公端連接器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母端子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母端連接器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連接后,端子與母端子電性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端子;??????????10-空隙;???????????11-插片;
12-支撐部分;?????121-球面凹陷;??????122-第一引腳組;
123-彈簧片彎折;??13-第一連接部分;???131-彎折;
132-倒刺;????????2-第一絕緣殼體;????21-第一散熱孔;
22-第二散熱孔;???23-加強筋;?????????24-第一開口;
25-卡口;?????????4-母端子;??????????41-彈簧片;
411-彎折;????????42-第二引腳組;?????43-第二連接部分;
431-倒刺;????????5-第二絕緣殼體;????51-第三散熱孔;
52-避免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0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網絡化智能植物生長系統
- 下一篇:LED封裝結構





